飛燕游龍的意思 飛燕游龍的讀音和出處
- 飛
- 燕
- 游
- 龍
- 成語名稱:
- 飛燕游龍
- 成語拼音:
- [fēi yàn yóu lóng]
- 成語解釋:
- 像飛翔的燕子和游走的龍。形容美女體態的輕柔飄逸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長生殿·舞盤》:“宛若翾風回雪,恍如飛燕游龍。”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飛燕游龍
- 英文翻譯:
- Flying swallow and swimming Drago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飛燕游龍”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F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飛翔 燕子 游走 形容 美女 體態 輕柔 飄逸
“飛燕游龍”的單字解釋
【飛】:1.(鳥、蟲等)鼓動翅膀在空中活動:飛蝗。鳥飛了。2.利用動力機械在空中行動:飛行。明天有飛機飛上海。3.在空中飄浮游動:飛云。飛沙走石。飛雪花了。4.形容極快:飛奔。飛跑。飛漲。5.揮發:蓋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兒飛了。樟腦放久了,都飛凈了。6.意外的;憑空而來的:飛災。飛禍。流言飛語。7.姓。
【燕】:[yàn]1.鳥類。體小,翅長,尾為剪刀狀。在中國春向北來,秋返南方。捕食昆蟲,是益鳥。2.安樂:燕安。3.古又同“飲宴”的“宴”。[yān]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22)。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為秦所滅。2.指河北北部。
【游】:1.人或動物在水里行動:游泳。魚在水里游。2.各處從容地行走;閑逛:游覽。游園。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來往。4.不固定的;經常移動的:游牧。游民。游擊。游資。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龍】: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2.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龍顏。龍廷。龍袍。龍床。3.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的圖案的:龍舟。龍燈。龍車。龍旗。4.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5.姓。
“飛燕游龍”的相關成語
“飛燕游龍”的關聯成語
飛字的成語
燕字的成語
游字的成語
龍字的成語
飛開頭的成語
燕開頭的成語
游開頭的成語
龍開頭的成語
fei的成語
yan的成語
you的成語
long的成語
fyyl的成語
飛燕什么什么的成語
飛什么游什么的成語
飛什么什么龍的成語
什么燕游什么的成語
什么燕什么龍的成語
什么什么游龍的成語
* 飛燕游龍的意思 飛燕游龍的成語解釋 飛燕游龍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