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頭牛的成語 (9個)
-
1
牛鼎烹雞
- 成語拼音:
- niú dǐng pēng jī
- 成語解釋:
- 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只雞。比喻大材小用。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
2
牛頭不對馬嘴
- 成語拼音: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
-
3
馬面牛頭
- 成語拼音:
- mǎ miàn niú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各種各樣兇惡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湖二集 文昌司憐才慢注祿籍》:“沒慈心的馬面牛頭,兩股叉,兩條鞭,惡惡狠狠。”
-
4
牛不喝水強按頭
- 成語拼音:
- niú bù hē shuǐ qiǎng àn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用強迫手段使就范。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家生女兒怎么樣?‘牛不喝水強按頭’嗎?我不愿意,難道殺我老子娘不成!”
-
5
牛頭不對馬面
- 成語拼音: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m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答非所問或對不上號。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四回:“盡其所有寫上,都是牛頭不對馬面。”
-
6
牛頭阿旁
- 成語拼音:
- niú tóu ē páng
- 成語解釋:
- 佛教稱地獄中長著牛頭的鬼卒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路巖傳》:“奢肆不法,俄與韋保衡同當國,二人勢動天下,時目其黨為‘牛頭阿旁’,言如鬼陰惡可畏也。”
-
7
牛頭馬面
- 成語拼音:
- niú tóu mǎ miàn
- 成語解釋:
- 佛家語;指閻王手下的兩鬼卒;一個頭像牛;一個面像馬。現比喻各種各樣兇惡的人。
- 成語出處:
- 《楞嚴經》:“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槍矟,驅入城門。”
-
8
牛不飲水強按頭
- 成語拼音:
- niú bù yǐn shuǐ qiáng àn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強迫他人干某一件事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九章:“牛不飲水強按頭尚且不行,何況是婚姻大事。”
-
9
懸牛頭,賣馬脯
- 成語拼音:
- xuán niú tóu,mài mǎ fù
- 成語解釋:
- 脯:干肉。掛的是牛頭,賣的是馬肉干。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名不副實
- 成語出處:
- 《晏子春秋·內雜篇》:“君使服之于內,而禁之于外,猶縣牛首于門,而賣馬脯于內也。”
* 關于頭牛的成語 形容頭牛的成語 描述頭牛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