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天下人的成語 (50個)
-
41
天不憗遺一老
- 成語拼音:
- tiān bù yìn yí yī lǎo
- 成語解釋:
- 憗:愿;遺:留。天公不愿意留下這一個老人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不憗遺一老,俾守我王。”
-
42
天花亂墜
- 成語拼音: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成語解釋:
- 從天上落下許多花朵。比喻說話漂亮動聽而不切合實際或用甜言蜜語騙人。也用來形容雪花紛紛飄落。
- 成語出處:
- 《法華經 序品》:“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贊嘆,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
43
病國殃民
- 成語拼音:
- bìng guó yāng mín
- 成語解釋:
- 使國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難。明·桑紹良《獨樂園》楔子:“只因誤用了王安石,創立新法,招呼黨類,病國殃民,天下騷然。”亦作“禍國殃民”。郭沫若《不讀書好求甚解》:“你們的動機不怕就出于利國福民,然而你們的結果必弄到~。”
- 成語出處:
- 《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只為李林甫、楊國忠相繼為相,妒賢妒能,病國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
44
上智下愚
- 成語拼音:
- shàng zhì xià yú
- 成語解釋:
- 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為他們都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
- 成語出處:
- 《論語·陽貨》:“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
45
撥亂之才
- 成語拼音:
- bō luàn zhī cái
- 成語解釋:
- 撥:治理。平定亂世、能使天下恢復安定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3回:“事到騎虎之勢,家國所關,非真撥亂之才,一代偉人,總難立腳。”
-
46
寸草不留
- 成語拼音:
- cùn cǎo bù liú
- 成語解釋:
- 寸草:小草。①一根小草也不給留下。②亦比喻把人斬盡殺絕或把各種東西破壞殆盡;什么也不留下。③比喻把頭發剃得精光。④形容遭到天災人禍后破壞得十分嚴重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宋 樓鑰《攻媿集 英老真贊》:“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
-
47
超前絕后
- 成語拼音:
- chāo qián jué hòu
- 成語解釋:
- 謂超越前人,以后也無一可相比。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絕后光前”李善注引《晉起居注·安帝詔》曰:“元功盛德,超前絕后。”《野叟曝言》六九回:“飛娘咋舌驚嘆道:‘天下有這等奇烈女子,守節不變,猶人所能,至寧死而不顯,婆婆之失,則真可超前絕后矣。’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絕后光前”李善注引《晉起居注·安帝詔》曰:“元功盛德,超前絕后。”
-
48
四海之內皆兄弟
- 成語拼音:
-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 成語解釋:
-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四海”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
49
泣麟悲鳳
- 成語拼音:
- qì lín bēi fèng
- 成語解釋:
- ①古代以為麟是仁獸,天下太平時乃出現;又以為鳳鳥至乃圣人受命而王之兆。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嘆。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后因以“泣麟悲鳳”為哀傷國家衰敗之典。②古琴操名。
- 成語出處:
- 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
-
50
雞犬皆仙
- 成語拼音:
- jī quǎn jiē xiān
- 成語解釋:
- 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后,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里,雞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天下并聞,當時并見,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雞犬升天者。”
* 關于天下人的成語 形容天下人的成語 描述天下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