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小大的成語 (272個)

    201

    街頭市尾

    成語拼音:
    jiē tóu shì wěi
    成語解釋:
    泛指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云門偃禪師法嗣》:“今日未吃茶上堂堵人會心,但向街頭市尾屠兒魁劊地獄钁湯處會取若恁么。”
    202

    街頭巷口

    成語拼音:
    jiē tóu xiàng kǒu
    成語解釋:
    巷:胡同。指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以販賣書報盛極一時的各街頭巷口的書攤也完全改變模樣。”
    203

    街頭巷尾

    成語拼音:
    jiē tóu xiàng wěi
    成語解釋:
    巷。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太子道一禪師》:“曰:‘如何是學人轉身處?’師日:‘街頭巷尾。’”
    204

    街巷阡陌

    成語拼音:
    jiē xiàng qiān mò
    成語解釋:
    阡陌:道。指巷各個地方。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至京師又聚會祀西王母,設祭于街巷阡陌。”
    205

    疥癬之疾

    成語拼音:
    jiè xuǎn zhī jí
    成語解釋:
    疥、癬:輕度的皮膚病。比喻無關緊要,不礙局的毛病、問題、障礙。亦作“疥癩之疾”、“疥癩之患”、“疥癬之病”、“癬疥之疾”。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山神廟裴度還帶》第二折:“我雖在人閭閭之下,眉睫之間,又不比斗筲之器,疥癬之疾。”
    206

    蠡測管窺

    成語拼音:
    lǐ cè guǎn kuī
    成語解釋:
    蠡:瓢;管:竹管;窺:人孔縫隙里觀看。用瓢來量海,從竹管的孔看天空。比喻見識片面狹窄,看不到事物的整體。
    成語出處:
    《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207

    六街三市

    成語拼音:
    liù jiē sān shì
    成語解釋:
    六街:唐代長安城中的六條街;市:集市。泛指
    成語出處: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一卷:“六街三市通車馬,風流人物類京華。”
    208

    勞師動眾

    成語拼音:
    láo shī dòng zhòng
    成語解釋:
    勞師:使軍隊勞苦;意為出動軍隊。原指出動量軍隊;后也指動用量人力;也有作的意思。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兄長既來赴席,如何又勞師動眾?”
    209

    累土至山

    成語拼音:
    lěi tǔ zhì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由,積少成多。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九十卷:“累絲至疋,累土至山,累業至圣,累靈至真,故萬里之涉累足乃達。”
    210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成語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
    成語解釋:
    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節,看不到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211

    末節細行

    成語拼音:
    mò jié xì xíng
    成語解釋:
    謂無關體的細行為。
    成語出處:
    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古之所謂人儒者,亦不過依據末節細行以自律。”
    212

    牛刀割雞

    成語拼音:
    niú dāo gē jī
    成語解釋:
    殺只雞用宰牛的刀。比喻用。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自紀》:“牛刀割雞,舒戟采葵。”
    213

    牛鼎烹雞

    成語拼音:
    niú dǐng pēng jī
    成語解釋:
    用煮一頭牛的鍋煮一只雞。比喻用。
    成語出處:
    《后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214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比喻寧居者之首,不為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成語出處: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215

    寧為雞口,勿為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ù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寧:寧愿;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居者之首,不為者之后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二回:“生員雖貧士也,語云,‘寧為雞口,勿為牛后。’豈有圣門弟子,貪紈袴之膏粱,而亂朝廷之名教者乎!”
    216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比喻寧居者之首,不為者之后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
    217

    寧為雞尸,無為牛從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
    成語解釋: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國的主人,也不做國的仆從。指寧可在地方當家作主,不去地方受人指使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周顯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蘇秦說韓王寧為雞尸,無為牛從。尸,主也。”
    218

    寧為雞尸,不為牛從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bù wéi niú cóng
    成語解釋: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國的主人,也不做國的仆從。指寧可在地方當家作主,不去地方受人指使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寧為雞尸,不為牛從。”
    219

    強不犯弱,眾不暴寡

    成語拼音:
    qiáng bù fàn ruò,zhòng bù bào guǎ
    成語解釋:
    犯:侵犯;暴:損害。強的不欺凌弱的,人多的不欺負人少的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祭義》:“強不犯弱,眾不暴寡,而弟達乎州巷矣。”
    220

    強不凌弱

    成語拼音:
    qiáng bù líng ruò
    成語解釋:
    的不欺凌弱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奸劫弒臣》:“故其治國也,正明法,陳嚴刑,將以救群生之亂,去天下之禍,使強不凌弱,眾不暴寡。”
    * 關于大小大的成語 形容大小大的成語 描述大小大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