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大小大的成語 (272個)

    181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成語拼音:
    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結果會造成很的錯誤。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過猶不及”宋 朱熹集注:“夫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繆以千里。”
    182

    道而不徑

    成語拼音:
    dào ér bù jìng
    成語解釋:
    道:走路。徑:路。走路要走路而不走路,以免遇到危險。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孝行覽》:“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徑,能全支體以守宗廟,可謂孝矣。”
    183

    堤潰蟻孔

    成語拼音:
    dī kuì yǐ kǒng
    成語解釋:
    堤壩因螞蟻洞而崩潰。比喻忽視處會釀成禍。
    成語出處: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184

    斗筲之人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rén
    成語解釋: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的器具。像斗筲那樣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氣量狹;見識短淺。亦用為自謙之詞。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85

    非池中物

    成語拼音:
    fēi chí zhōng wù
    成語解釋: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動物。比喻有遠抱負的人終究要做事。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
    186

    封胡羯末

    成語拼音:
    fēng hú jié mò
    成語解釋:
    《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謝道韞)初適凝之,還,甚不樂。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惡,汝何恨也?’答曰:‘一門叔父有阿(謝尚)、中郎(謝據);群從兄弟復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謂謝韶,胡謂謝朗,羯謂謝玄末謂謝川,皆字也。”南朝宋
    成語出處:
    《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謝道韞)初適凝之,還,甚不樂。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惡,汝何恨也?’答曰:‘一門叔父有阿(謝尚)、中郎(謝據);群從兄弟復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187

    發屋求貍

    成語拼音:
    fā wū qiú lí
    成語解釋: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貍貓。比喻因
    成語出處:
    《淮南子 說山訓》:“壞塘以取龜,發屋而求貍,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齲,桀跖之徒,君子不與。”
    188

    伈伈睍睍

    成語拼音:
    fù xīn qǔ tū
    成語解釋:
    伈伈xǐn:心恐懼的樣子。睍睍xiàn:也作“伣伣”,眼睛不敢睜的樣子。心害怕或低聲下氣的樣子。唐·韓愈《祭鱷魚文》:“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耶?”《明史·鄒智傳》:“及與議事,又唯諾惟謹,伈伈伣伣,若有所不敢,
    成語出處:
    唐·韓愈《祭鱷魚文》:“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吏民羞,以偷活于此邪?”
    189

    行號巷哭

    成語拼音:
    háng háo xiàng kū
    成語解釋:
    行:路;號:聲哭叫。道路上和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們極度悲哀。
    成語出處:
    晉·劉琨《勸進表》:“茍在食土之毛,含氣之類,莫不叩心絕氣,行號巷哭。”
    190

    毫厘千里

    成語拼音:
    háo lí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毫、厘:兩種極的長度單位。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結果會造成很的錯誤。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191

    豪厘之差,將致千里

    成語拼音:
    háo lí zhī chā,jiāng zhì qiān lǐ
    成語解釋:
    豪:通“毫”;厘:很的計量單位;差:差異;致:招引。指極其微的差錯,最終會造成很的錯誤
    成語出處:
    《晉書·陶侃傳》:“然某等區區,實恐理失于內,事敗于外,豪厘之差,將致千里,使荊蠻乖離,西嵎不守,唇亡齒寒,侵逼無限也。”
    192

    毫末之差

    成語拼音:
    háo mò zhī chā
    成語解釋:
    指由于微的失誤而造成巨的差錯
    成語出處:
    南朝·宋·何承天《上歷新法表》:“自然有毫末之差,連日累月,積微成著。”
    193

    毀鐘為鐸

    成語拼音:
    huǐ zhōng wéi duó
    成語解釋:
    將鐘改鑄為鈴。毀物為物,比喻隨心所欲的愚蠢行為。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林訓》:“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鐸。”
    194

    毀舟為杕

    成語拼音:
    huǐ zhōu wéi duò
    成語解釋:
    杕,通“舵”。將船改成舵。毀物為物,比喻隨心所欲的不當行為。
    成語出處:
    《淮南子 說林訓》:“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鐸。”
    195

    街號巷哭

    成語拼音:
    jiē hào xiàng kū
    成語解釋:
    號哭于巷。形容悲痛至極。
    成語出處:
    晉·潘岳《馬汧督誄》:“凡爾同圍,心焉摧剝,扶老攜幼,街號巷哭。”
    196

    謹毛失貌

    成語拼音:
    jǐn máo shī mào
    成語解釋:
    原指繪畫時心地畫出了細微而無關緊要之處,卻忽略了整體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處而忽略了處。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林訓》:“畫者謹毛而失貌。”
    197

    瘠牛僨豚

    成語拼音:
    jí niú fèn tún
    成語解釋:
    瘦瘠的牛仆倒在豬身上,豬必死。比喻無德的國權勢雖衰,欺凌羸弱的國,國也會滅亡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三年》:“牛雖瘠,僨于豚上,其畏不死?”
    198

    芥納須彌

    成語拼音:
    jiè nà xū mí
    成語解釋:
    須彌:傳說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說法,的芥子可包容須彌山或整個世界
    成語出處:
    199

    積水成淵

    成語拼音:
    jī shuǐ chéng yuān
    成語解釋:
    比喻積
    成語出處:
    《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200

    掘室求鼠

    成語拼音:
    jué shì qiú shǔ
    成語解釋:
    挖壞房子捉老鼠。比喻因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山訓》:“壞塘以取龜,發屋而求貍,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齲,桀跖之徒,君子不與。”
    * 關于大小大的成語 形容大小大的成語 描述大小大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