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聲音的成語 (205個)
-
161
鏗鏗鏘鏘
- 成語拼音:
- kēng kēng qiāng qi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樂器聲音響亮節奏分明或詩詞文曲聲調響亮,節奏明快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8回:“車行時搖動的鏗鏗鏘鏘,就如奏細樂一般。”
-
162
劈里啪啦
- 成語拼音:
- pī lǐ pā lā
- 成語解釋:
- 象聲詞,形容爆裂、拍打等的連續聲音
- 成語出處:
-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支盒子槍搶先從窗眼里打著斤斗蹦出來,緊接著劈里啪啦,一支支大槍扔了一地。”
-
163
噼噼啪啪
- 成語拼音:
- pī pī pā pā
- 成語解釋:
- 形容爆裂、拍打等的連續聲音
- 成語出處:
-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天一放亮,新樓屋門口就響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
-
164
人喊馬嘶
- 成語拼音:
- rén hǎn mǎ sī
- 成語解釋:
- 嘶:馬叫。人人在吶喊;馬在嘶叫。形容喧鬧嘈雜的聲音。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4卷:“只聽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馬嘶之聲,漸漸近前堂來。”
-
165
物不平則鳴
- 成語拼音:
-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 成語解釋:
- 平:公平;鳴:發出聲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發出不滿的呼聲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
166
萬籟俱靜
- 成語拼音:
- wàn lài jù jìng
- 成語解釋:
- 籟:古代的一種簫,泛指聲音;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靜:安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 成語出處:
- 清·許奉恩《里乘》第三卷:“漏二下,行蹤已絕,萬籟俱靜。”
-
167
稀里嘩啦
- 成語拼音:
- xī lǐ huā lā
- 成語解釋:
- 象聲詞,形容雨、東西倒塌等發出的聲音。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3回:“三更時候,又趕上大風大雨,只聽得稀里嘩啦,那黃河水就像山一樣的倒下去了。”
-
168
殷天震地
- 成語拼音:
- yǐn tiān zhèn dì
- 成語解釋:
- 殷:震動。震天動地,形容聲音很大
- 成語出處:
- 《明史·王家屏傳》:“今驕陽爍石,小民愁苦之聲殷天震地,而獨未徹九閽。”
-
169
震撼寰宇
- 成語拼音:
- zhèn hàn huán yǔ
- 成語解釋: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170
震天駭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hài dì
- 成語解釋: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晉書·孫楚傳》:“煙塵俱起,震天駭地。”
-
171
嘖嘖贊美
- 成語拼音:
- zé zé zàn měi
- 成語解釋:
- 嘖嘖:咂嘴贊嘆的聲音。口里嘖嘖作聲表示贊美
- 成語出處:
- 茅盾《想到》:“一位陶冶于‘高級趣味’中的小姐本來不聽他的,但到后來也嘖嘖贊美起來。”
-
172
安安靜靜
- 成語拼音:
- ān ān jìng jìng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 成語出處: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
-
173
不堪入耳
- 成語拼音:
- bù kān rù ěr
- 成語解釋:
- 堪:忍受;入耳:聽進耳里。難以聽下去。形容聲音或語言非常難聽;令人聽著不舒服或起反感。
- 成語出處:
- 明 李開先《市井艷詞序》:“嘩于市井,雖兒女子初學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艷褻狎,不堪入耳。”
-
174
嘈嘈雜雜
- 成語拼音:
- cáo cáo zá zá
- 成語解釋:
- 指聲音喧鬧、雜亂擾人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40卷:“有化作青蠅,在棘樹上嘈嘈雜雜鬧的。”
-
175
喋喋不已
- 成語拼音:
- dié dié bù yǐ
- 成語解釋:
- 喋喋:形容說話的聲音;已:止。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辭知制誥狀》:“奏牒繁多,喋喋不已。”
-
176
低低切切
- 成語拼音:
- dī dī qiè qiè
- 成語解釋:
- 形容聲音低微細小
- 成語出處:
- 清·林覺民《與妻書》:“吾與(汝)并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
-
177
地動山搖
- 成語拼音:
- dì dòng shān yáo
- 成語解釋:
- 大地高山劇烈的搖動。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聲音和劇烈的動作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論修河第一狀》:“臣恐地動山搖,災禍自此而始。”
-
178
風風韻韻
- 成語拼音:
- fēng fēng yùn yùn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韻致、意態美好。②聲音悠長婉轉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好風風韻韻,捻捻膩膩,濟濟楚楚。”
-
179
鬼哭狼號
- 成語拼音:
- guǐ kū láng háo
- 成語解釋:
- 號:大聲哭喊。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號,外面擁集萬把人洶洶的大勢。”
-
180
怪里怪氣
- 成語拼音:
- guài lǐ guài qì
- 成語解釋:
- 形狀、裝束、聲音等奇怪,跟一般的不同
- 成語出處:
- 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第一章:“朱漢才用手電筒照著圖解,叫著各種怪里怪氣的名稱。”
* 關于聲音的成語 形容聲音的成語 描述聲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