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聲音的成語 (205個)

    181

    唧唧喳喳

    成語拼音:
    jī jī zhā zhā
    成語解釋:
    形容雜亂尖細的
    成語出處: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院子里的小孩們唧唧喳喳地玩耍著。”
    182

    老驥嘶風

    成語拼音:
    lǎo jì sī fēng
    成語解釋:
    嘶:馬叫。馬老了但雄風猶在,鳴叫的還很雄壯
    成語出處:
    《光明日報》1980.8.18:“‘老驥嘶風,英心不退’,年富力強的青、壯、少年又當如何!”
    183

    嘹嘹嚦嚦

    成語拼音:
    liáo liáo lì lì
    成語解釋:
    形容清脆婉轉動聽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0回:“妥娘唱畢,大家又稱贊了一會兒,朱貴兒方在輕吞慢吐,嘹嘹嚦嚦,唱將起來。”
    184

    轆轆遠聽

    成語拼音:
    lù lù yuǎn tīng
    成語解釋:
    轆轆:車行的。車越聽越遠
    成語出處:
    185

    老馬嘶風

    成語拼音:
    lǎo mǎ sī fēng
    成語解釋:
    嘶:馬叫。馬老了但雄風猶在,鳴叫的還很雄壯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7回:“這位舅太太也算就得個‘老馬嘶風,英心未退’了!”
    186

    目呆口咂

    成語拼音:
    mù dāi kǒu zā
    成語解釋:
    咂:用舌頭抵住牙齒發出的。目光發呆,口中發出嘖嘖。形容吃驚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2回:“寨中這些兵卒,多是強盜出身,何曾看見如此禮物,見了個個目呆口咂,連尤俊達與連巨真亦嘖嘖稱羨。”
    187

    氣喘吁吁

    成語拼音:
    qì chuǎn xū xū
    成語解釋:
    吁吁:喘氣的。形容呼吸急促;喘氣不止。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條板凳上坐下,覺得氣喘吁吁。”
    188

    群雌粥粥

    成語拼音:
    qún cí yù yù
    成語解釋:
    原形容鳥兒相和而鳴。后形容在場的婦女眾多,嘈雜。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琴操 雉朝飛》:“當東而西,當啄而飛。隨飛隨啄,群雌粥粥。”
    189

    琴瑟和同

    成語拼音:
    qín sè hé tóng
    成語解釋:
    琴瑟:兩種弦樂器名。琴瑟合奏時非常和諧。比喻夫妻關系和諧
    成語出處:
    元·喬吉《揚州夢》第二折:“再不趁蝶使蜂媒廝斷送,再不信怪友狂朋廝搬弄,但能夠魚水相逢琴瑟和同。”
    190

    琴瑟和諧

    成語拼音:
    qín sè hé xié
    成語解釋:
    琴瑟:兩種弦樂器名。琴瑟合奏時非常和諧。比喻夫妻關系和諧
    成語出處:
    明·沈受先《三元記·團圓》:“夫妻和順從今定,這段姻緣夙世成,琴瑟和諧樂萬春。”
    191

    雙豆塞耳

    成語拼音:
    shuāng dòu sāi ěr
    成語解釋:
    塞:堵。兩粒豆子堵塞雙耳。指聽不到。比喻不聽忠告
    成語出處:
    《陰符經·注》:“雙豆塞耳,不聞雷霆;一椒驚舌,不能立言。”
    192

    蜩螗羹沸

    成語拼音:
    tiáo táng gēng fèi
    成語解釋:
    蜩螗:蟬;沸:沸騰。形容嘈雜喧鬧,好像蟬噪、水滾、羹沸一樣。比喻紛擾不寧
    成語出處:
    梁啟超《論美菲英杜之戰事關系于中國》:“雖中原逐鹿,劉興項仆,蜩螗羹沸,而彼一無所聞焉。”
    193

    嗚嗚咽咽

    成語拼音:
    wū wū yè yè
    成語解釋:
    指人傷心哽泣的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看看漸近灘頭,只聽是水面上嗚嗚咽咽吹將起來。”
    194

    枵腸轆轆

    成語拼音:
    xiāo cháng lù lù
    成語解釋:
    枵:空虛;轆轆:車行的。肚子里餓得轆轆響。形容非常饑餓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湖主》:“相與曝衣石上,近午始燥可著。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195

    弦歌不絕

    成語拼音:
    xián gē bù jué
    成語解釋:
    弦歌:弦樂;絕:斷絕。彈琴唱歌的不斷。比喻教學活動持續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在舉國鬧學潮的期間,只有神易大學的師生依然弦歌不絕的修業樂道。”
    196

    喧客奪主

    成語拼音:
    xuān kè duó zhǔ
    成語解釋:
    喧:喧嘩。客人的壓倒了主人的。比喻外來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據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成語出處: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下卷:“采石磯、棗陽城等,皆詠宋人勝金之事,喧客奪主,殊為非體。”
    197

    眩目震耳

    成語拼音:
    xuàn mù zhèn ěr
    成語解釋:
    眩:眼花,迷亂;眩目:耀眼。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巨大震耳欲聾
    成語出處:
    巴金《旅途隨筆·游了佛國》:“有一些虔誠的佛教徒到了那個地方就會‘眩目震耳,悖魄墮魂。’”
    198

    懸羊擊鼓,餓馬提鈴

    成語拼音:
    xuán yáng jī gǔ,è mǎ tí líng
    成語解釋:
    懸:吊掛。把羊吊起來,使羊腳亂動擊鼓;把鈴吊在餓馬的蹄子上發出。古代作戰時使用空營誘惑敵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俺今夜倒下個空營,著懸羊擊鼓,餓馬提鈴。”
    199

    一呼百諾

    成語拼音:
    yī hū bǎi nuò
    成語解釋:
    諾:答應的。一呼喚就有許多人答應。形容權勢顯赫;仆從很多。
    成語出處:
    唐 拾得《詩》:“人生浮世中,個個愿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百諾至。”
    200

    油腔滑調

    成語拼音:
    yóu qiāng huá diào
    成語解釋:
    腔、調:說話的、語氣。形容說話輕浮油滑;不誠懇。
    成語出處:
    清 王士禎《師友詩傳錄 卷一 郎廷槐問》:“若不多讀書,多貫穿,而遽言性情,則開后學油腔滑調,信口成章之惡習矣。”
    * 關于聲音的成語 形容聲音的成語 描述聲音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