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口口的成語 (397個)
-
61
矢口抵賴
- 成語拼音:
- shǐ kǒu dǐ lài
- 成語解釋:
- 一口咬定,死不承認。
- 成語出處:
- 葉兆言《花煞》第一卷第一章:“裕順嚇了一跳,連忙矢口抵賴,咬定絕無此事。”
-
62
順口開河
- 成語拼音:
- shùn kǒu kāi hé
- 成語解釋:
- 猶言信口開河。不假深思,不負責任地隨口亂說。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回:“我原來是私訪,為何順口開河?”
-
63
萬口一詞
- 成語拼音:
- wàn kǒu yī cí
- 成語解釋:
- 比喻意見一致。同“萬口一辭”。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現在萬口一詞,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
64
信口胡謅
- 成語拼音:
- xìn kǒu hú zhōu
- 成語解釋:
- 信口:隨便開口。毫無根據、不負責任的亂說。比喻不負責任隨口亂說
- 成語出處:
-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折:“誓今番潑水難收,到那里問緣由,怎敢便信口胡謅?”
-
65
信口開呵
- 成語拼音:
- xìn kǒu kāi hē
- 成語解釋:
- 見“信口開合”。
- 成語出處:
-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你待要著死撞活,將功折過,你休那里信口開呵。”
-
66
信口開喝
- 成語拼音:
- xìn kǒu kāi hē
- 成語解釋:
- 見“信口開合”。
- 成語出處:
- 元·張養浩《新水令·辭官》:“非是俺全身遠害,免教人信口開喝。”
-
67
心口相應
- 成語拼音:
- xīn kǒu xiāng yīng
- 成語解釋:
- 想的與說的相一致。
- 成語出處:
- 唐·慧能《壇經·般若品》:“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
-
68
有口難開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nán kāi
- 成語解釋:
- 有話不便開口說或不敢說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如今我們來拿你去見閻羅王,只教你有口難開。”
-
69
異口同韻
- 成語拼音:
- yì kǒu tóng yùn
- 成語解釋:
- 指大家說得都一樣。同“異口同音”。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第一:“現在的人們不但不復以窄窄金蓮為美,反異口同韻的詆為丑惡。”
-
70
羊落虎口
- 成語拼音:
- yáng luò hǔ kǒu
- 成語解釋:
- 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險境,很難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 成語出處:
- 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楊,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這個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
71
貽人口實
- 成語拼音:
- yí rén kǒu shí
- 成語解釋:
- 貽:給;口實:話柄;即可讓人利用的口實。指做事說話不小心;給人留下話柄。
- 成語出處:
- 清 唐才常《上歐陽中鵠書》:“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貽人口實。”
-
72
贊不絕口
- 成語拼音:
- zàn bù jué kǒu
- 成語解釋:
- 贊:稱贊;絕:停。不住口地稱贊。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鬧華光廟》:“字勢飛舞,魏生贊不絕口。”
-
73
拙口鈍腮
- 成語拼音:
- zhuō kǒu dùn sāi
- 成語解釋:
-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熱擦。”
-
74
直口無言
- 成語拼音:
- zhí kǒu wú yán
- 成語解釋:
- 猶言啞口無言。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一回:“眾人被他罵的直口無言。”
-
75
礙口識羞
- 成語拼音:
- ài kǒu shí xiū
- 成語解釋:
- 礙口:說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說話。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文若虛終是礙口識羞,待說又止。”
-
76
愛口識羞
- 成語拼音:
- ài kǒu shí xiū
- 成語解釋:
- 愛:吝惜。指怕羞而難以出口說話
- 成語出處:
- 明 天然癡叟《石點頭 潘文子契合鴛鴦冢》:“這事關系你終身,肯與不肯,明白說出,莫要愛口識羞,兩相耽誤。”
-
77
筆伐口誅
- 成語拼音:
- bǐ fá kǒu zhū
- 成語解釋:
- 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 成語出處:
- 清 憂患余生《序》:“而吾輩不畏強御,不避斧鉞,筆伐口誅,大聲疾呼。”
-
78
閉口不言
- 成語拼音:
- bì kǒu bù yán
- 成語解釋:
- 閉住嘴巴不言語;指有話不說。
- 成語出處: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刺復》:“是以曹丞相日飲醇酒,倪大夫閉口不言。”
-
79
辯口利辭
- 成語拼音:
- biàn kǒu lì cí
- 成語解釋:
- 辯口:口才好,善于辯論。指能言善辯,伶牙俐齒
- 成語出處:
- 漢 班昭《女誡》:“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
-
80
辯口利舌
- 成語拼音:
- biàn kǒu lì cí
- 成語解釋:
- 指能言善辯,伶牙利嘴。
- 成語出處:
- 漢 王充《論衡 物勢》:“亦或辯口利舌,辭喻橫出為勝。”
* 關于口口的成語 形容口口的成語 描述口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