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口口的成語 (397個)

    221

    目瞪

    成語拼音:
    mù dèng kǒu wāi
    成語解釋:
    形容氣極時的神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賈政此時氣得目瞪歪,一面送那官員,一面回頭命寶玉:‘不許動!回頭有話問你!’”
    222

    膏舌

    成語拼音:
    mó kǒu gāo shé
    成語解釋:
    磨練舌。形容講話很厲害,善于挑撥誣陷。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自紀》:“羊勝之徒,摩膏舌;鄒陽自明,入獄復出。”
    223

    滿之乎者也

    成語拼音:
    mǎn kǒu zhī hū zhě yě
    成語解釋:
    滿文言詞語。指人物的書呆子氣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孔乙己》:“他對人說話,總是滿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224

    免開尊

    成語拼音:
    miǎn kāi zūn kǒu
    成語解釋:
    不必開說什么。多表示要求不會得到同意。
    成語出處:
    田漢《關漢卿》第五場:“誰跟你開玩笑!這事讓朱四姐出面,你就免開尊!”
    225

    鳴舌

    成語拼音:
    nòng kǒu míng shé
    成語解釋:
    :逞巧辯,搬弄是非;鳴:發聲。掉弄舌。指巧言辯飾或挑拔是非。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奏彈范縝》:“弄鳴舌,只足飾非。”
    226

    少言

    成語拼音:
    nè kǒu shǎo yán
    成語解釋:
    :不善于說話。不善言談,說話不多。
    成語出處:
    《史記·李將軍列傳》:“廣訥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
    227

    寧為雞,不為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成語出處: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228

    寧為雞,勿為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ù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寧:寧愿;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二回:“生員雖貧士也,語云,‘寧為雞,勿為牛后。’豈有圣門弟子,貪紈袴之膏粱,而亂朝廷之名教者乎!”
    229

    張舌

    成語拼音:
    piàn kǒu zhāng shé
    成語解釋:
    搬弄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膽,還待要騙張舌,我只問你三回兩歇,怎送的我二足雙瘸!”
    230

    白舌

    成語拼音:
    qīng kǒu bái shé
    成語解釋:
    指說話不知輕重,觸犯忌諱。
    成語出處:
    洪深《五奎橋》第一幕:“這樣的好風水,保橋還來不及呢!豈可青白舌,輕易說拆去么?”
    231

    輕舌

    成語拼音:
    qīng kǒu qīng shé
    成語解釋:
    見“輕嘴薄舌”。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你不理他便罷,不要十分輕輕舌的沖撞他。”
    232

    人多

    成語拼音:
    rén duō kǒu zá
    成語解釋:
    指談論的人多,各種議論都有。
    成語出處: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九回:“寧府人多雜,那些不得志的奴仆們端能造言誹謗主人。”
    233

    食不充

    成語拼音:
    shí bù chōng kǒu
    成語解釋:
    見“食不餬”。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
    234

    食不糊

    成語拼音:
    shí bù hú kǒu
    成語解釋:
    :吃粥,比喻生活艱難。連粥都喝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艱難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漢州雒縣令張君吏人頌德碑》:“流亡初復,貧鞠兼半,食不糊,力未贍農。”
    235

    是非只為多開

    成語拼音:
    shì fēi zhī wèi duō kāi kǒu
    成語解釋:
    糾紛爭端都是說話太多引起的。
    成語出處: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40出:“一劍教伊死了休,黃泉路上必知羞,是非只為多開,煩惱皆因強出頭。”
    236

    舌尖

    成語拼音:
    shé jiān kǒu kuài
    成語解釋:
    尖:尖銳,鋒利。快:銳利,爽快。形容舌伶俐,說話爽快。也指說話尖刻,不肯讓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二折:“山海也似冤仇,我和他劈什么排,不是我舌尖快。”
    237

    成語拼音:
    shùn kǒu liū
    成語解釋: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頭韻文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有些頂門杠!”
    238

    罵人

    成語拼音:
    sù kǒu mà rén
    成語解釋:
    以茹素之罵人。比喻偽善。
    成語出處:
    宋 李之彥《東谷所見 茹素》:“古語兩句甚好:寧可葷念佛,莫將素罵人。”
    239

    水來伸手,飯來張

    成語拼音:
    shuǐ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
    成語解釋:
    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1回:“你們深宅大院,‘水來伸手,飯來張’,只知雞蛋是平常東西,那里知道外頭買賣的行市呢?”
    240

    殺人滅

    成語拼音:
    shā rén miè kǒu
    成語解釋:
    殺害證人以毀滅
    成語出處:
    《新唐書·王義方傳》:“殺人滅,此生殺之柄,不自主出。”
    * 關于口口的成語 形容口口的成語 描述口口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