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刑具的成語 (10個)

    1

    刀鋸鼎鑊

    成語拼音:
    dāo jù dǐng huò
    成語解釋:
    刀、鋸:古,也指割和刖;鼎鑊:古炊,也指烹。指古代。也泛指各種酷
    成語出處:
    《漢書·法志》:“大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用刀鋸,其次用鉆鑿。”又,《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贊》:“麗生自匿監門,待主然后出,猶不免鼎鑊。”
    2

    撲作教

    成語拼音:
    pū zuò jiào xíng
    成語解釋:
    撲:古代;教:教學中對學生的體罰。用撲作責罰學生的工
    成語出處:
    《尚書·舜典》:“象以典型,流宥五,鞭作官,撲作教,金作贖。”
    3

    刀鋸斧鉞

    成語拼音:
    dāo jù fǔ yuè
    成語解釋:
    古代四種。借指酷
    成語出處:
    《漢書·法志》:“大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用刀鋸,其次用鉆鑿。”
    4

    鼎鑊刀鋸

    成語拼音:
    dǐng huò dāo jù
    成語解釋:
    鼎:古代烹用的青銅器物。鑊:大鍋。鼎鑊:是古代的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種酷,引用指稱最殘酷的罰。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若見此奸賊,必手刃其頭……雖赴鼎鑊刀鋸,亦無恨矣。”
    5

    束杖理民

    成語拼音:
    shù zhàng lǐ mín
    成語解釋:
    謂治理百姓不濫用罰。形容為官寬仁愛民。束杖,收起
    成語出處: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有罰徒流絞斬,吊拷絣把。設而不用,束杖理民寬雅。”
    6

    衣赭關木

    成語拼音:
    yì zhě guān mù
    成語解釋:
    赭:赤褐色的囚衣;關:禁閉;木:。指服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魏其,大將也,衣赭衣,關三木。”
    7

    負荊請罪

    成語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成語解釋:
    負:背著;荊:荊條;古時用來抽打犯人的。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主動向人認錯賠罪;請求責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8

    金枷玉鎖

    成語拼音:
    jīn jiā yù suǒ
    成語解釋:
    枷:套在脖子上的;鎖:用鐵環連接而成的。比喻兒女既是父母的寶貝,又是負擔和包袱。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小張屠》第二折:“到來日只少個殃人禍,兒女是金枷玉鎖。”
    9

    披枷帶鎖

    成語拼音:
    pī jiā dài suǒ
    成語解釋:
    謂罪犯套上枷鎖等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正旦云]俺婆婆若見我披枷帶鎖赴法場餐刀去呵,[唱]枉將他氣殺也么哥,枉將他氣殺也么哥。告哥哥,臨危好與人行放便。”
    10

    被赭貫木

    成語拼音:
    pī zhě guàn mù
    成語解釋:
    赭:赭衣,古代囚衣;木:指“三木”。加在手足上的。穿囚衣,戴
    成語出處: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雖李紱、孫嘉琻之無過,猶一切被赭貫木以挫辱之。”
    * 關于刑具的成語 形容刑具的成語 描述刑具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