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軍隊的成語 (175個)

    141

    天兵天將

    成語拼音: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
    成語解釋:
    舊指天上的和將領。也比喻本領高強的人們。
    成語出處:
    清 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開場》:“那鯀卻生的兒子,神通廣大,伏虎降龍,手下天兵天將,那等利害。”
    142

    天神天將

    成語拼音:
    tiān shén tiān jiàng
    成語解釋:
    神話中天神的兵將。指神奇的力量或所向無敵的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1回:“他們老遠的瞧著,一定當是天神天將來了,不要說是打強盜,就是去打外國人,外國人從來沒有見過,見了也是害怕的。”
    143

    望風而降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jiàng
    成語解釋:
    風:蹤影。降:投降。看見敵人的影子便繳械投降。形容毫無士氣。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自起兵之后,所過城池望風而降。”
    144

    望風披靡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pī mǐ
    成語解釋:
    草木隨風倒伏。比喻毫無斗志;老遠看到對方的氣勢很盛;沒交鋒就潰散了。披靡:草木隨風倒伏。
    成語出處:
    漢 司馬相如《上林賦》:“應風披靡,吐芳揚烈。”
    145

    瓦合之卒

    成語拼音:
    wǎ hé zhī zú
    成語解釋: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湊合在一起一樣的士兵。比喻沒有組織紀律的
    成語出處:
    《漢書·酈食其傳》:“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146

    萬里長城

    成語拼音:
    wàn lǐ cháng chéng
    成語解釋: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
    成語出處: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147

    無名之師

    成語拼音:
    wú míng zhī shī
    成語解釋:
    沒有正當理由出征的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今棄萬安之術,而興無名之師,竊為公俱之。”
    148

    萬人之敵

    成語拼音:
    wàn rén zhī dí
    成語解釋:
    敵:對抗。指武藝高強可敵強敵。也指善于統帥以抵御強敵。亦作“萬人敵”。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關羽等傳評》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149

    雄兵百萬

    成語拼音:
    xióng bīng bǎi wàn
    成語解釋:
    雄:威武雄壯。人數眾多、威武雄壯的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九里山前怨氣纏,雄兵百萬命難延。”
    150

    朽戈鈍甲

    成語拼音:
    xiǔ gē dùn jiǎ
    成語解釋:
    喻裝備極劣的
    成語出處:
    明·張煌言《答唐枚臣書》:“朽戈鈍甲,與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151

    懸旌萬里

    成語拼音:
    xuán jīng wàn lǐ
    成語解釋:
    比喻遠征。
    成語出處:
    《漢書·陳湯傳》:“懸旌萬里之外,揚威昆山之西。”
    152

    熊羆之旅

    成語拼音:
    xióng pí zhī lǚ
    成語解釋:
    熊羆:猛獸;旅:泛指。形容勇猛善戰的
    成語出處:
    晉·陸云《南征賦》:“乃有熊羆之旅,虓闞之將。”
    153

    雄師百萬

    成語拼音:
    xióng shī bǎi wàn
    成語解釋:
    雄:威武雄壯;師:。人數眾多、威武雄壯的
    成語出處:
    《宣和遺事》第三集:“李密袒臂一呼,聚雄師百萬,占了中原。”
    154

    興師見罪

    成語拼音:
    xīng shī jiàn zuì
    成語解釋:
    興師:起兵。發動,聲討罪過。形容群起而嚴厲斥責對方的過失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今有沛公無禮,他先入關中,封秦府庫,改秦苛法,某欲興師見罪。”
    155

    下寨安營

    成語拼音:
    xià zhài ān yíng
    成語解釋:
    寨:防守用的柵欄;安:安置;營:營房。指駐扎下來。比喻建立臨時的住宿或基地
    成語出處:
    156

    一敗如水

    成語拼音:
    yī bài rú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打了大敗仗;像水潑到地上那樣不可收拾。形容失敗慘重。
    成語出處: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第一時期,富農耳里聽得的是所謂江西一敗如水,蔣介石打傷了腳,坐飛機回廣東去了。”
    157

    擁兵玩寇

    成語拼音:
    yōng bīng wán kòu
    成語解釋:
    玩:忽視。掌握,但不認真對待敵人
    成語出處:
    《清史稿·策楞等傳論》:“策楞輩擁兵玩寇,其病正坐此。”
    158

    寓兵于農

    成語拼音:
    yù bīng yú nóng
    成語解釋:
    寓:寄寓,包含。指給農民以一定事訓練,平時務農,戰時參戰。或指屯墾。
    成語出處:
    宋·邵博《聞見后錄》卷一:“予謂議者以本朝養兵為大費,欲復寓兵于農之法,書生之見,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159

    義不主財,慈不主兵

    成語拼音:
    yì bù zhǔ cái,cí bù zhǔ bīng
    成語解釋:
    主:掌管。遵從道義就不能掌管錢財,心懷仁慈就不能掌管
    成語出處: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義不主財,慈不主兵。”
    160

    擁兵自固

    成語拼音:
    yōng bīng zì gù
    成語解釋:
    擁有掌握的權力,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成語出處:
    唐·李延壽《北史·齊本紀上》:“書至,無點,景不至。又聞神武疾,遂擁兵自固。”
    * 關于軍隊的成語 形容軍隊的成語 描述軍隊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