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統的成語 (13個)
-
1
龜龍鱗鳳
- 成語拼音:
- guī lóng lín fèng
- 成語解釋:
- 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 成語出處:
- 《漢書·翟方進傳》:“太皇太后臨政,有龜龍鱗鳳之應。”
-
2
龜龍麟鳳
- 成語拼音:
- guī lóng lín fèng
- 成語解釋:
- 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翟方進傳》:“太皇太后臨政,有龜龍麟鳳之應。”
-
3
廣陵散絕
- 成語拼音:
- guǎng líng sǎn jué
- 成語解釋:
- 《廣陵散》已失傳。常比喻優良傳統斷絕或后繼無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
-
4
格于成例
- 成語拼音:
- gé yú chéng lì
- 成語解釋:
- 為傳統的慣例所限制。表示不能達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內中只有安公子此時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來沒個點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兒了。”
-
5
牛郎織女
- 成語拼音:
- niú láng zhī nǚ
- 成語解釋:
-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神話中的兩個主角。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造云錦;但跟牛郎結婚以后;就中斷織錦;致使天帝震怒;責令分離;每年七夕準相會一次。現比喻夫妻長期分離。
- 成語出處:
- 《群音類選 南西廂記》:“你影只形單,羞睹牛郎織女星。”
-
6
變故易常
- 成語拼音:
- biàn gǔ yì cháng
- 成語解釋:
- 改變傳統的法制和準則
- 成語出處:
- 《逸周書 史記》:“好變故易常者亡,昔陽氏之君,自伐而好變,事無故業,官無定位,民運于下,陽氏以亡。”
-
7
變古易俗
- 成語拼音:
- biàn gǔ yì sú
- 成語解釋:
- 改變傳統的法制和習俗。
- 成語出處:
- 《楚辭 九辯》:“變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舉肥。”
-
8
風俗習慣
- 成語拼音:
- fēng sú xí guàn
- 成語解釋:
- 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不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自以為是,看不起人家。”
-
9
良弓無改
- 成語拼音:
- liáng gōng wú gǎi
- 成語解釋:
- 指繼承父祖的優良傳統和事業。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 學記》:“良弓無改,必學為箕。”
-
10
蟒袍玉帶
- 成語拼音:
- mǎng páo yù dài
- 成語解釋:
- 繡有蟒蛇的長袍,飾有玉石的腰帶。指官服,也指傳統戲曲中帝王將相的服裝。亦作“蟒衣玉帶”。
- 成語出處:
-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23回:“帝從之,即命該部給蟒袍玉帶,圖書璽綬,誥命彩段。”
-
11
詩禮人家
- 成語拼音:
- shī lǐ rén jiā
- 成語解釋:
- 世代讀書以傳統封建禮教為行為準則的人家。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他是詩禮人家,又有莊田地土,頗過得日子。”
-
12
三老五更
- 成語拼音:
- sān lǎo wǔ gēng
- 成語解釋:
- 相傳古代統治者設三老五更,以尊養老人。
- 成語出處:
- 《禮記·文王世子》:“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樂記》:“食三老五更于大學。”
-
13
遺聲墜緒
- 成語拼音:
- yí shēng zhuì xù
- 成語解釋:
- 指行將絕滅的詩歌創作傳統。
- 成語出處:
- 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卷一:“我朝唯納蘭公子,深入北宋唐奧。遺聲墜緒,二百年后,乃為足下拾得,是何神術,欽佩欽佩!”
* 關于傳統的成語 形容傳統的成語 描述傳統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