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物的成語 (132個)

    101

    呼之欲出

    成語拼音:
    hū zhī yù chū
    成語解釋:
    呼:招呼;之:代詞;指代呼喚的對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聲;他就會出來似的。形容畫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學作品中的刻畫十分生動。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102

    蔣干盜書

    成語拼音:
    jiǎng gàn dào shū
    成語解釋:
    蔣干:《三國演義》中的。蔣干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的反間計
    成語出處:
    103

    救世主

    成語拼音:
    jiù shì zhǔ
    成語解釋:
    基督徒對耶酥的稱呼。比喻挽救世界的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鉆進了駕駛樓,像救世主一樣微笑著向他招招手,就坐著汽車跑得一溜煙不見了蹤影。”
    104

    綠林豪士

    成語拼音:
    lù lín háo shì
    成語解釋:
    指綠林中本領出眾的
    成語出處:
    陶成章《浙案紀略》上卷第四章第二節:“其同鄉許振鵬……去之寧波,由王金發介紹,因得入大嵐山,連結綠林豪士。”
    105

    力透紙背

    成語拼音:
    lì tòu zhǐ bèi
    成語解釋:
    力:筆力。透:穿過。形容書法遒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的背面。也比喻文學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畫極有功力。
    成語出處:
    唐 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記》:“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也。”
    106

    老子天下第一

    成語拼音:
    lǎo zǐ tiān xià dì yī
    成語解釋:
    老子:不謙虛的的自稱。自以為是天下第一號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
    107

    夢見周公

    成語拼音:
    mèng jiàn zhōu gōng
    成語解釋:
    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原為孔子哀嘆自己體衰年老的辭句。后多作為瞌睡的代稱。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108

    女中豪杰

    成語拼音:
    nǚ zhōng háo jié
    成語解釋:
    豪杰:指才能出眾的。女性中的杰出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鐘情所歡,不以貧寠易心,此乃女中豪杰。”
    109

    群英會

    成語拼音:
    qún yīng huì
    成語解釋:
    借指英雄或先進的集會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此皆江東之英杰。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
    110

    生旦凈丑

    成語拼音:
    shēng dàn jìng chǒu
    成語解釋:
    生:小生;旦:花旦;凈:花臉;丑:小丑。京劇里的四種扮相,借指各種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0回:“這女孩子面生,不是個侍兒,倒象是那十二學戲的女孩子之內的,卻辨不出他是生旦凈丑那一個角色來。”
    111

    蜀得其龍

    成語拼音:
    shǔ dé qí lóng
    成語解釋:
    龍:杰出。蜀國得到諸葛亮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112

    舍車保帥

    成語拼音:
    shě jū bǎo shuài
    成語解釋:
    象棋用語,比喻在某些斗爭中,為保全主要的,就把責任推到次要身上
    成語出處:
    113

    圣神文武

    成語拼音:
    shèng shén wén wǔ
    成語解釋:
    稱頌帝王或杰出之詞。
    成語出處:
    《書 大禹謨》:“帝德廣運,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114

    識時務者為俊杰

    成語拼音: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成語解釋: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
    成語出處:
    晉 習鑿齒《襄陽記》:“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115

    嵩生岳降

    成語拼音:
    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成語解釋: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的出生。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嵩高》:“嵩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
    116

    水月觀音

    成語拼音:
    shuǐ yuè guān yīn
    成語解釋: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見《法華經 普門品》。后用以喻儀容清俊秀逸。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蘭麝香仍在,佩環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游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
    117

    生子當如孫仲謀

    成語拼音:
    shēng zǐ dāng rú sūn zhòng móu
    成語解釋:
    孫仲謀:三國時吳主孫權。形容智勇雙全的英雄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生子當如孫仲謀。”
    118

    土皇帝

    成語拼音:
    tǔ huáng dì
    成語解釋:
    指盤踞一方有勢力的
    成語出處:
    孫力《都市風流》第16章:“他是鄉里的土皇帝,你是這里的縣太爺。”
    119

    同明相照

    成語拼音: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
    成語解釋:
    謂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得賢者揄揚而聲名更顯。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同明相照,同類相求。”
    120

    無名小輩

    成語拼音:
    wú míng xiǎo bèi
    成語解釋:
    對平凡的蔑稱。
    成語出處:
    《龍圖耳象》第92回:“俺只道是藍驍那廝,原來是個無名小輩!”
    * 關于人物的成語 形容人物的成語 描述人物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