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物的成語 (132個)
-
61
御用文人
- 成語拼音:
- yù yòng wén rén
- 成語解釋:
- 御用:帝王所用。為帝王所豢養只知道歌功頌德的無聊文人。比喻投靠有勢力的集團或有勢力的人物而為之吹噓的文人
- 成語出處: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原來請他去編撰縣志的,偏又不肯歌功頌德,當一名乖乖的御用文人,得罪了有頭有臉的人家。”
-
62
傳神阿堵
- 成語拼音:
- chuán shén ē dǔ
- 成語解釋:
- 傳神:指好的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語,即這、這個。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得其精神。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善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
63
傳神寫照
- 成語拼音:
- chuán shén xiě zhào
- 成語解釋:
- 傳神:指優美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寫照:畫像。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生動逼真地描畫出來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
64
地頭蛇
- 成語拼音:
- dì tóu shé
- 成語解釋:
- 指在當地有勢力的欺壓人民的惡霸。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說滿話!常言道:惡龍不斗地頭蛇。”
-
65
亂世英雄
- 成語拼音:
- luàn shì yīng xióng
- 成語解釋:
- 亂世:動亂的不安定的時代;英雄:才能勇武超過常人的人。混亂動蕩時代中的杰出人物。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曹公少時見喬玄。玄謂曰:‘天下方亂,群雄虎爭,撥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實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
66
滿口之乎者也
- 成語拼音:
- mǎn kǒu zhī hū zhě yě
- 成語解釋:
- 滿口文言詞語。指人物的書呆子氣
- 成語出處:
- 魯迅《吶喊·孔乙己》:“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
67
皮里陽秋
- 成語拼音:
- pí lǐ yáng qiū
- 成語解釋:
- 皮里:內在;陽秋:即春秋;因晉簡文帝之母名阿春;晉人避諱;改“春秋”為“陽秋”;春秋:即春秋筆法。對人物、事件的褒貶不在表面而在內里。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褚季野皮里陽秋,謂其裁中也。”
-
68
一代風流
- 成語拼音:
- yī dài fēng liú
- 成語解釋:
- 風流:本指舉止瀟灑;富有才華。也泛指有功績而富有文采。形容杰出的;為當時所景仰的人物。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哭李常侍鐸》:“一代風流盡,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見,將老失知音。”
-
69
燕雀不知鴻鵠志
- 成語拼音:
- yàn què bù zhī hóng hú zhì
- 成語解釋:
- 鴻鵠:天鵝。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成語出處:
-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21回:“乃向其鄉人說道:‘我今將為狀元,不久便作開國元勛矣!何以賀我?’鄉人益非之。劉贊臣嘆道:‘此所謂燕雀不知鴻鵠志也。’”
-
70
英雄難過美人關
- 成語拼音:
- yīng xióng nán guò měi rén guān
- 成語解釋:
- 指英雄人物往往因迷戀女色而失去斗志,身敗名裂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第一是要考一考自己,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倒要看看自己闖不闖得過這一關?”
-
71
英雄欺人
- 成語拼音:
- yīng xióng qī rén
- 成語解釋:
- 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 成語出處:
- 明·李攀龍《序》:“太白縱橫,往往強弩之末,間雜長語,英雄欺人耳。”
-
72
伴君如伴虎
- 成語拼音:
- bàn jūn rú bàn hǔ
- 成語解釋:
- 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樣,隨時有殺身之禍。指大人物喜怒無常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四回:“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
73
草莽英雄
- 成語拼音:
- cǎo mǎng yīng xióng
- 成語解釋:
- 草莽:草叢,草野。舊時指在山林出沒的農民起義或強盜們中的著名人物。
- 成語出處:
- 馮鏗《紅的日記》:“胸前和肩膀上纏著眩著人眼的紅色標幟,真是個‘草莽英雄’的氣慨。”
-
74
大打出手
- 成語拼音:
- dà dǎ chū shǒu
- 成語解釋:
- “大打出手”原是戲劇表演的術語;指以一個主要人物為中心;同時與幾個人對打;互相投擲、接踢武器的武打場面。現多形容野蠻地逞兇打人或互相爭斗毆打(大:表示程度、規模之甚)。
- 成語出處:
- 許滌新《周總理戰斗在重慶》:“國民黨反動派發現了這一情況,氣急敗壞地大打出手,警察、憲兵、便衣、特務,紛紛出動。”
-
75
國士無雙
- 成語拼音:
- guó shì wú shuāng
- 成語解釋:
- 國士:國中杰出的人物。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
76
后來之秀
- 成語拼音:
- hòu lái zhī xiù
- 成語解釋:
- 秀:特別優秀的。后輩中的優秀人物。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范豫章謂王荊州:‘卿風流俊望,真后來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
-
77
后起之秀
- 成語拼音:
- hòu qǐ zhī xiù
- 成語解釋:
- 秀:特異;優秀。指從后輩中成長起來優秀人物。
- 成語出處:
- 清 余懷《板橋雜記 麗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見前輩典型,然有一種韶令之致。”
-
78
呼之或出
- 成語拼音:
- hū zhī huò chū
- 成語解釋:
- 呼:招呼;之:代詞,指代呼喚的對象。形容所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也指人選已醞釀成熟,即將就任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79
蛟龍得水
- 成語拼音:
- jiāo lóng dé shuǐ
- 成語解釋:
- 蛟:古代傳說中的無角龍。傳說蛟龍得水就能興云作霧;飛騰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 成語出處:
- 管仲《管子 形勢》:“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
-
80
老鴰窩里出鳳凰
- 成語拼音:
- lǎo guā wō lǐ chū fèng huáng
- 成語解釋:
- 老鴰:烏鴉;鳳凰:古代鳥王。比喻在卑微的環境中出了高貴的人物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三姑娘的混名兒叫‘玫瑰花兒’:又紅又香,無人不愛,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養的,‘老鴰窩里出鳳凰!’”
* 關于人物的成語 形容人物的成語 描述人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