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1118個)

    621

    迷魂陣

    成語拼音:
    mí hún zhèn
    成語解釋:
    喻使迷惑而上當的圈套、計謀。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我可也強打入迷魂陣。”
    622

    明鏡高懸

    成語拼音:
    míng jìng gāo xuán
    成語解釋:
    像一面明亮的鏡子高高懸掛在面前。稱頌官吏審案嚴明;判案公正;不使受冤含屈。也喻目光敏銳;明察秋毫;公正無私。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今日個幸對清官,明鏡高懸。”
    623

    暮景桑榆

    成語拼音:
    mù jǐng sāng yú
    成語解釋:
    夕陽斜照在桑樹和榆樹頂端,一派黃昏景象。喻晚年的時光。桑榆,古以為是日所入處。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南朝 梁 蕭統《文選 劉鑠〈擬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時。”
    624

    目空四海

    成語拼音:
    mù kōng sì hǎi
    成語解釋:
    四海:指全國各地。眼看四海之內皆空。喻目中無、狂妄或自負之甚
    成語出處:
    宋·陳亮《題喻季直文編》:“何茂恭目空四海,獨能降意于一世豪杰。”
    625

    目空天下

    成語拼音:
    mù kōng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喻目中無、狂妄或自負之甚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隋煬帝》:“則億而中,為而成,心無顧恤而目空天下。”
    626

    脈絡貫通

    成語拼音:
    mài luò guàn tōng
    成語解釋:
    脈絡:體內的經絡。喻事物前后連貫,條理清楚
    成語出處:
    宋·朱熹《序》:“然后此書之旨,支分節解,脈絡貫通。”
    627

    鳴鑼喝道

    成語拼音:
    míng luó hè dào
    成語解釋:
    封建時代官吏出門時,前面開路的敲鑼喝令行讓路。喻為某種事物的出現,制造聲勢,開辟道路。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落后便是那河臺鳴鑼喝道前呼后擁的過去。”
    628

    眉來眼去

    成語拼音:
    méi lái yǎn qù
    成語解釋:
    形容以眉目傳情。多用于男女情愛。也喻壞之間勾勾搭搭。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滿江紅 贛州席上呈太守陳季陵侍郎》:“落日蒼茫,風才定,片帆無力。還記得,眉來眼去,水光山色。”
    629

    馬牛襟裾

    成語拼音:
    mǎ niú jīn jū
    成語解釋:
    襟、裾:泛指的衣服。馬、牛穿著衣。不懂得禮節。也喻衣冠禽獸。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630

    磨盤兩圓

    成語拼音:
    mò pán liǎng yuán
    成語解釋:
    喻做圓滑,雙方都不得罪
    成語出處:
    明 徐渭《翠鄉夢》第一出:“俺如今不添別緣,老實說磨盤兩圓,呀,俺則把這幾點兒回話柳爺衙院。”
    631

    馬前卒

    成語拼音:
    mǎ qián zú
    成語解釋:
    舊時在馬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現在喻為奔走效力的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
    632

    名師出高徒

    成語拼音:
    míng shī chū gāo tú
    成語解釋:
    高明的師傅一定能教出技藝高的徒弟。喻學識豐富的對于培養才的重要。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顧先生搖頭道:‘唉!名師出高徒,名師出高徒。”
    633

    妙手回春

    成語拼音:
    miào shǒu huí chūn
    成語解釋:
    妙:絕妙;妙手:指技能高超的;回春:使春天又重新回來;喻將接近死亡的救活。形容醫術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痊愈。
    成語出處:
    唐 司空圖《詩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
    634

    貓噬鸚鵡

    成語拼音:
    māo shì yīng wǔ
    成語解釋:
    喻排擠好
    成語出處:
    宋·岳珂《桯史·鸚鵡諭》:“至今蜀談謔,以排根善類者為‘貓噬鸚鵡’。”
    635

    明修暗度

    成語拼音:
    míng xiū àn dù
    成語解釋:
    喻用明顯的假象迷惑對方,而暗中卻采取出意料的行動打擊對方
    成語出處:
    清·趙翼《行圍即景·相撲》:“伺隙忽為疊陳沖,搗虛又遏夾寨固。明修暗度詭道攻,聲東擊西多方誤。”
    636

    冥行擿埴

    成語拼音:
    míng xíng zhì zhí
    成語解釋:
    冥:昏暗;冥行:夜間行路;擿:點;埴:地。夜間摸黑走路,如同盲拿著手杖點地而行。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探索。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637

    暮云親舍

    成語拼音:
    mù yún qīn shě
    成語解釋:
    親:父母,親;舍:居所。喻客居他鄉,思念親
    成語出處:
    明·康海《王蘭卿》第二折:“他那里眼巴巴望不見暮云親舍,想生最苦離別,他可也官差不自由。”
    638

    鳴野食蘋

    成語拼音:
    míng yě shí píng
    成語解釋:
    喻誠心待,同甘共苦。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639

    民以食為天

    成語拼音: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成語解釋:
    天: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640

    鳴雁直木

    成語拼音:
    míng yàn zhí mù
    成語解釋:
    認為雁隨陽而處,木隨陽而直。喻良才。
    成語出處:
    《梁書·袁昂傳》:“臣東國賤,學行何取,既殊鳴雁直木,故無結綬彈冠。”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