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1118個)

    341

    放虎歸山

    成語拼音:
    fàng hǔ guī shān
    成語解釋:
    歸: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喻把敵放走;留下后患。也作“縱虎歸山”。
    成語出處:
    晉 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聽。”
    342

    蜂合豕突

    成語拼音:
    fēng hé shǐ tū
    成語解釋:
    如群蜂聚集,似野豬奔突。喻眾雜沓會合,橫沖直撞。
    成語出處:
    明 劉基《春秋明經 公會齊侯楚敗徐于婁林》:“今不然矣,中國之虛實在楚目中矣!于是荊戶乘廣之旅,蜂合豕突以敗徐于婁林。”
    343

    放虎自衛

    成語拼音:
    fàng hǔ zì wèi
    成語解釋:
    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喻利用壞而自招災禍。
    成語出處:
    晉 常璩《華陽國志 公孫述劉二牧志》:“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
    344

    分斤較兩

    成語拼音:
    fēn jīn jiào liǎng
    成語解釋:
    喻為小氣,過分計較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5回:“不是我說句分斤較兩的話咧,舅爺有什么高親貴友該請到他華府上去?”
    345

    飛將數奇

    成語拼音:
    fē jiàng shù jī
    成語解釋:
    喻能而遭遇不佳。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老,數奇。”
    346

    泛駕之馬

    成語拼音:
    fěng jià zhī mǎ
    成語解釋:
    泛駕:覆駕,不受駕馭。不受駕馭的馬。喻敢于創新的英雄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夫泛駕之馬,跅馳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347

    放龍入海

    成語拼音:
    fàng lóng rù hǎi
    成語解釋:
    喻放走敵,留下后患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1回:“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348

    法力無邊

    成語拼音:
    fǎ lì wú biān
    成語解釋: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沒有邊際。喻力量極大而不可估量。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無邊,通天達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349

    飛龍在天

    成語拼音:
    fēi lóng zài tiān
    成語解釋:
    喻帝王在位。語本《易·干》:“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孔穎達疏:“謂有圣德之得居王位。”
    成語出處:
    《周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孔穎達疏:“謂有圣德之得居王位。”
    350

    房謀杜斷

    成語拼音:
    fáng móu dù duàn
    成語解釋:
    房:唐朝宰相房玄齡;謀:計謀;杜:唐朝杜如晦;斷:決斷。兩同心濟謀,傳為佳話。喻能合作,天作之合
    成語出處:
    《舊唐書 房玄齡杜如晦傳論》:“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
    351

    方命圮族

    成語拼音:
    fāng mìng pǐ zú
    成語解釋:
    方命:違命;圮族:危害族。指不遵從法紀命令,危害同族的喻民族敗類
    成語出處:
    《尚書·堯典》:“吁!咈哉,方命圮族。”
    352

    豐年玉荒年谷

    成語拼音: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
    成語解釋:
    喻有用的才。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世稱庾文康為豐年玉,稱恭為荒年谷。”
    353

    飯囊衣架

    成語拼音:
    fàn náng yī jià
    成語解釋:
    囊:口袋。裝飯的口袋,掛衣的架子。喻無用之
    成語出處: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帶江山,江山如畫;止不過飯囊,飯囊衣架,塞滿長安亂似麻。”
    354

    風前殘燭

    成語拼音:
    fēng qián cán zhú
    成語解釋:
    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也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成語出處:
    梁遇春《致石民書六通》:“良心(交與Nurse)已如風前殘燭,一片冰心,將付之東流矣。”
    355

    反裘負芻

    成語拼音:
    fǎn qiú fù chú
    成語解釋:
    反裘:反穿皮衣;負:背;芻:柴草。反穿皮襖背柴。形容貧窮勞苦。也喻為愚昧,不知本末。
    成語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雜上二四》:“晏子之晉,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負芻,息于涂側者,以為君子也,使問焉。”
    356

    反裘傷皮

    成語拼音:
    fǎn qiú shāng pí
    成語解釋:
    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則毛在里,皮必受損。喻愚昧不知本末。
    成語出處:
    《晉書·張軌傳》:“今詳欲因之饑,以要三倍,反裘傷皮,未足喻之。”
    357

    蜂趨蟻附

    成語拼音:
    fēng qū yǐ fù
    成語解釋:
    喻很多迎合投靠。
    成語出處:
    《三元里民抗英斗爭史料 聯升社學和鐘鏞社學》:“果然蜂趨蟻附,攘攘熙熙,誠不出神靈所料者矣。”
    358

    奮身獨步

    成語拼音:
    fèn shēn dú bù
    成語解釋:
    奮:振作;獨步:獨一無二,無與倫。努力出頭地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四折:“脫白衣平步上云衢,離塵途奮身獨步。”
    359

    佛是金裝,是衣裝

    成語拼音:
    fó shì jīn zhuāng rén shì yī zhuāng
    成語解釋:
    意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樣的俊俏要靠衣飾。內里不足,要靠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裝,是衣裝。”
    360

    伐善攘羭

    成語拼音:
    fá shàn rǎng yú
    成語解釋:
    伐善:夸耀自己的長處;攘:竊取;羭:肥美的綿羊;攘羭: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之美
    成語出處:
    唐·李商隱《為滎陽公桂州謝上表》:“敢伐善以攘羭。”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