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1118個)

    301

    冬日可愛

    成語拼音:
    dōng rì kě ài
    成語解釋:
    如同冬天里的太陽那樣使感到溫暖、親切。態度溫和慈愛,使愿意接近。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302

    冬日夏云

    成語拼音:
    dōng rì xià yún
    成語解釋:
    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態度溫和可親,使愿意接近。
    成語出處:
    宋·陳恬《程伯淳贊》:“本以正身,惟德溫溫,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303

    獨樹不成林

    成語拼音:
    dú shù bù chéng lín
    成語解釋:
    獨:單獨。一棵樹成不了森林。喻個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成語出處:
    《古今樂錄》:“梁曲曰:獨柯不成樹,獨樹不成林。”
    304

    單絲不成線

    成語拼音:
    dān sī bù chéng xiàn
    成語解釋:
    一根絲絞不成線。喻個力量單薄,難把事情辦成。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9回:“為見解珍解寶是個好漢,有心要救他,只是單絲不成線,孤掌豈能鳴。”
    305

    滴水不漏

    成語拼音:
    dī shuǐ bù lòu
    成語解釋: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喻說話做事非常周全、嚴密;沒有絲毫漏失;使無隙可乘。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公孫官率領軍士,拘獲車仗等,真個是滴水不漏。”
    306

    大水沖了龍王廟

    成語拼音:
    dà shuǐ chōng le lóng wáng miào
    成語解釋:
    喻本是自己,因不相識而相互發生了沖突爭端。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七回:“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不認識一家咧!”
    307

    大廈棟梁

    成語拼音:
    dà shà dòng liáng
    成語解釋:
    喻擔負國家重任的才。
    成語出處:
    《晉書·和嶠傳》:“太傅從事中郎庾顗見而嘆曰:‘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磥砢多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308

    毒蛇猛獸

    成語拼音:
    dú shé měng shòu
    成語解釋:
    泛指對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喻貪暴者
    成語出處: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一講:“在同獸爭的時代,因為不知道何時有毒蛇猛獸來犯,所以類時時刻刻不知生死。”
    309

    大水淹了龍王廟

    成語拼音:
    dà shuǐ yān le lóng wáng miào
    成語解釋:
    龍王廟:管水之神的廟宇。喻本是自己,因不相識而互相之間發生了爭端。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闖王派我來,也只是同你們見見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龍王廟,一家不認識一家。”
    310

    登壇拜將

    成語拼音:
    dēng tán bài jiàng
    成語解釋:
    喻指任命將帥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腦物。
    成語出處:
    唐 楊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貞觀八年詔特進代國公李靖為行軍大總管,登壇拜將,授鉞行師。”
    311

    奪胎換骨

    成語拼音:
    duó tāi huàn gǔ
    成語解釋:
    奪別之胎以轉生;換己之凡骨為仙骨。本道家語。后喻學習前文學藝術的立意和技巧以創新。也喻重新做
    成語出處:
    宋 釋惠洪《冷齋夜話 換骨奪胎法》引黃庭堅曰:“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
    312

    地頭蛇

    成語拼音:
    dì tóu shé
    成語解釋:
    指在當地有勢力的欺壓民的惡霸。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休說滿話!常言道:惡龍不斗地頭蛇。”
    313

    地網天羅

    成語拼音:
    dì wǎng tiān luó
    成語解釋:
    天羅:張在空中捕鳥的網。天空地面,遍張羅網。指上下四方設置的包圍圈。喻對敵、逃犯等的嚴密包圍。
    成語出處:
    《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離陰府恓惶難,又值天羅地風災。”元 無名氏《鎖魔鏡》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羅地網者,休要走了兩洞妖魔。”
    314

    定心丸

    成語拼音:
    dìng xīn wán
    成語解釋:
    一種能使心神安定的中成藥。喻能安定思想情緒的話語或做法
    成語出處: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1章:“于是像吃了副定心丸,立刻由驚恐轉為坦然。”
    315

    倒懸之苦

    成語拼音:
    dào xuán zhī kǔ
    成語解釋:
    倒懸:象被倒掛著一樣。喻處境極端困難。同“倒懸之急”。
    成語出處:
    《元史 外夷傳》:“群生愁嘆,四民廢業,貧者棄子以偷生,富者鬻產而應役,倒懸之苦,日甚一日。”
    316

    倒懸之危

    成語拼音:
    dào xuán zhī wēi
    成語解釋:
    倒懸:象被倒掛著一樣。喻處境極端困難。
    成語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317

    對癥下藥

    成語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語解釋:
    癥:病癥;下藥:用藥。醫生針對病的病情開方用藥。喻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有效措施。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41卷:“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
    318

    盜鐘掩耳

    成語拼音:
    dào zhōng yǎn ěr
    成語解釋:
    盜:盜竊;鐘:古代一種樂器。偷鐘時捂住自己的耳朵。喻自欺欺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319

    二分明月

    成語拼音:
    èr fēn míng yuè
    成語解釋:
    認為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成語出處:
    唐 徐凝《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320

    扼吭奪食

    成語拼音:
    è gāng duó shí
    成語解釋:
    扼:用力掐著;亢:咽喉。扼住喉嚨,奪走吃的東西。喻使處于絕境。
    成語出處:
    《元史·陳祖仁傳》:“乃欲驅疲民以供大役,廢其耕耨而荒其田畝,何異扼其吭而奪其食,以速其斃乎?”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