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1118個)

    361

    附膻逐腥

    成語拼音:
    fù shān zhú xīng
    成語解釋:
    膻:羊肉的氣味。依附、追逐有膻腥氣味的東西。喻巴結權貴,追逐個利益。亦作“附膻逐穢”。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8回:“我們清白門第,斷不至于設招權倚勢之心,那無知小,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腥之地。”
    362

    分庭抗禮

    成語拼音:
    fēn tíng kàng lǐ
    成語解釋:
    庭:庭院;抗:對等;相當;抗禮:行平等的禮。古時賓客和主相見;分別站在庭院兩邊相對行禮;以平等地位相待。后喻對方以平等或對等的關系相處;不分上下。有時喻互相對立或搞分裂、鬧獨立。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363

    風行草偃

    成語拼音:
    fēng xíng cǎo yǎn
    成語解釋:
    行:過;吹過;偃:臥倒;倒伏。風吹過來;草就倒伏。喻上面的意圖傳下來;下級一律絕對服從。也們順從身邊的形勢而采取自己的行動。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364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成語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lì biàn chéng fó
    成語解釋:
    放:安放,擱置;屠刀:宰殺牲畜的刀。佛教語,勸改惡從善。喻作惡的決心改過,就能變成好
    成語出處: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兒在涅槃會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365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成語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成語解釋:
    佛家勸改惡從善的話。喻作惡的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0卷:“只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66

    伐性之斧

    成語拼音:
    fá xìng zhī fǔ
    成語解釋:
    伐:砍伐;性:性命,生機。砍毀性的斧頭。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
    367

    浮云蔽日

    成語拼音:
    fú yún bì rì
    成語解釋:
    浮云遮住太陽。原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當道,社會一片黑暗。
    成語出處: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蓋之。”
    368

    吠影吠聲

    成語拼音:
    fèi yǐng fèi shēng
    成語解釋: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條狗看見生叫起來;很多狗聽到叫聲也跟著叫起來。喻不察真情;跟著別后面盲目附和。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管子傳》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無之,乃反吠影吠聲。”
    369

    放魚入海

    成語拼音:
    fàng yú rù hǎi
    成語解釋:
    喻放走敵,留下禍根。
    成語出處:
    《三國演義》第四二回:“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
    370

    浮云朝露

    成語拼音:
    fú yún zhāo lù
    成語解釋: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喻時光易逝,生短促。
    成語出處:
    《周書 蕭大圜傳》:“生若浮云朝露,寧俟長繩系景,實不愿之。執燭夜游,驚其迅邁。”
    371

    風燭殘年

    成語拼音:
    fēng zhú cán nián
    成語解釋:
    風燭:風中的燭火。風中的燭火隨時都可能熄滅;生垂暮之年的殘余時日;隨時都可能完結。到垂暮之年;活不長久了。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只這風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372

    焚芝鋤蕙

    成語拼音:
    fén zhī chú huì
    成語解釋:
    芝:通“芷”,白芷,香草名;蕙:蕙草,香草名。焚毀白芷,鋤掉蕙草。喻賢遭受災難
    成語出處:
    明·袁中道《李溫陵傳》:“斯所由焚芝鋤蕙、銜刀若盧者也。”
    373

    風燭草露

    成語拼音:
    fēng zhú cǎo lù
    成語解釋:
    風中之燭易滅,草上之露易干。已衰老,臨近死亡。明·楊慎《洞天玄記》四折:“生一世,猶如石火電光,壽算百年,恍若風燭草露。”
    成語出處:
    明·楊慎《洞天玄記》四折:“生一世,猶如石火電光,壽算百年,恍若風燭草露。”
    374

    發蹤指示

    成語拼音:
    fā zōng zhǐ shì
    成語解釋:
    發現野獸的蹤跡,指示獵狗追殺。喻在幕后操縱指揮。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也。”
    375

    風中之燭

    成語拼音:
    fēng zhōng zhī zhú
    成語解釋:
    在風里晃動的燭光。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也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成語出處:
    明 李贄《覆鄧石陽書》:“猶聞拜疾趨,全不念風中之燭,滅在俄頃。”
    376

    孤標傲世

    成語拼音:
    gū biāo ào shì
    成語解釋:
    孤:孤單;標:標準高。孤高自賞,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獨立的形態。格的傲然不群和不與俗流。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八回:“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377

    官不威,爪牙威

    成語拼音:
    guān bù wēi,zhǎo yá wēi
    成語解釋:
    爪牙:喻輔佐的。指官員未必威風兇悍,手下則仗勢逞威耍狂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2卷:“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做都管,做大叔,走頭貼,打驛吏,欺估客,詐鄉民,總是這一干丁。”
    378

    官不威,牙爪威

    成語拼音:
    guān bù wēi,yá zhǎo wēi
    成語解釋:
    牙爪:爪牙,喻輔佐的。指官員未必威風兇悍,手下則仗勢逞威耍狂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齊福不齊,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379

    高處不勝寒

    成語拼音:
    gāo chù bù shèng hán
    成語解釋:
    勝:承受,經得起。站在高處經不起風寒。身居高位感覺到孤單寂寞
    成語出處:
    宋·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兼懷子由》詞:“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380

    官倉老鼠

    成語拼音:
    guān cāng láo shǔ
    成語解釋:
    官倉:放公糧的地方。喻有所依恃的惡
    成語出處:
    唐·曹鄴《官倉鼠》:“官倉老鼠大如斗,見開倉也不走。”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