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事情的成語 (798個)

    661

    鐵樹開花

    成語拼音:
    tiě shù kāi huā
    成語解釋:
    比喻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成語出處:
    明 來集之《鐵氏女》:“頓開鸚鵡籠,扭上鴛鴦配。定教那鐵樹開花還結子。”
    662

    圖為不軌

    成語拼音:
    tú wéi bù guǐ
    成語解釋:
    圖:圖謀;軌:比喻法度。圖謀做不法的
    成語出處:
    《會稽典錄》:“休未至,涁欲入宮,圖為不軌,召見官會議,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
    663

    天下奇聞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qí wén
    成語解釋:
    奇聞:罕見的見聞。天下少有的令人驚奇的
    成語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天下奇聞,從總司令到一名下等兵,都沒有一個共產黨員。”
    664

    貪心妄想

    成語拼音:
    tān xīn wàng xiǎng
    成語解釋:
    妄想:指不能實現的打算。一心貪求著無法實現的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我看你人生在世不久長,貪心妄想何時用。”
    665

    添枝接葉

    成語拼音:
    tiān zhī jiē yè
    成語解釋:
    增添樹的枝葉。比喻敘述或轉述別人的話時,加上原來沒有的內容,使之走樣。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黃子耕書》:“生出重重障礙,添枝接葉無有了期,要須認清本意,而就中看得許多曲折。”
    666

    探賾索隱

    成語拼音:
    tàn zé suǒ yǐn
    成語解釋:
    探:尋求,探測;賾:幽深玄妙;索:搜求;隱:隱秘。探究深奧的道理,搜索隱秘的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
    667

    望塵僄聲

    成語拼音:
    wàng chén bù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聽見風就是雨,不辨的虛實真偽。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賢難》:“且閭閻凡品,何獨識哉?茍望塵僄聲而已矣。”
    668

    蔚成風氣

    成語拼音:
    wèi chéng fēng qì
    成語解釋:
    指一件逐漸發展盛行,形成一種良好風氣。
    成語出處:
    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在康奈爾校園里》:“可惜這種個人捐獻在我們國家里還只是麟角鳳毛,還沒蔚成風氣。”
    669

    無動于中

    成語拼音:
    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語解釋:
    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宋 朱熹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于其中也。”
    670

    晚節不保

    成語拼音:
    wǎn jíe bù bǎo
    成語解釋:
    晚節:指晚年的節操。已經到了晚年卻未能保住自己的節操。也指快成功的時候卻失敗了。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清虛子此君軒賦》:“愿堅晚節于歲寒。”
    671

    五角六張

    成語拼音:
    wǔ jiǎo liù zhāng
    成語解釋:
    角、張:星宿名。形容七顛八倒。也比喻不順利。
    成語出處:
    唐 鄭棨《開天傳信記》:“夢里幾回富貴,覺來依舊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頭莫五角六張。”
    672

    無可厚非

    成語拼音:
    wú kě hòu fēi
    成語解釋:
    厚:重;非:否定。沒有什么可過分指責或批評的;指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成語出處:
    《漢書 王莽傳中》:“莽怒,免英官。后頗覺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673

    未了公案

    成語拼音:
    wèi liǎo gōng àn
    成語解釋:
    公案:案件,問題。沒有解決的案件或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僧問:‘如何是先師未了底公案?’師便打曰:‘視禰不了,殃及兒孫。’”
    674

    霧里看花

    成語拼音:
    wù lǐ kàn huā
    成語解釋:
    原形容年老視力差,看東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不真切。
    成語出處:
    唐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詩:“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675

    問牛知馬

    成語拼音:
    wèn niú zhī mǎ
    成語解釋:
    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真相。
    成語出處:
    《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價),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后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
    676

    無巧不成話

    成語拼音:
    wú qiǎo bù chéng huà
    成語解釋:
    比喻十分湊巧。同“無巧不成書”。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6卷:“又道是‘無巧不成話’。”
    677

    無巧不成書

    成語拼音:
    wú qiǎo bù chéng shū
    成語解釋:
    比喻十分湊巧。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自古道:‘無巧不成書。’恰好有一人從墻下而過。”
    678

    忘寢廢食

    成語拼音:
    wàng qǐn fèi shí
    成語解釋:
    寢:睡覺。廢:廢止,停止。形容專心致志地干謀一件,連睡覺、吃飯都顧不上了。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進五規狀 遠謀》:“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莩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食以憂之。”
    679

    味如雞肋

    成語拼音:
    wèi rú jī lèi
    成語解釋:
    雞肋:雞的肋骨,沒有肉,比喻無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棄的東西。比喻不做可惜,做起來沒有多大好處。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680

    無所不知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zhī
    成語解釋:
    什么都知道,沒有不懂得的。
    成語出處:
    《列子·黃帝》:“圣人無所不知,無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 關于事情的成語 形容事情的成語 描述事情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