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習氣的成語 (13個)
-
1
右軍習氣
- 成語拼音:
- yòu jūn xí qì
- 成語解釋:
- 右軍: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比喻一味摹擬古人,不能自創一格。
- 成語出處:
- 清·宋曹《書法約言》:“既脫天腕,仍養于心,方無右軍習氣。”
-
2
不同流俗
- 成語拼音:
- bù tóng liú sú
- 成語解釋:
- 流俗:流行的習俗。與世俗習氣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 成語出處:
- 《禮記 射義》:“不從流俗。
-
3
臭味相投
- 成語拼音:
-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壞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樣壞毛病、惡劣習氣的人很合得來。
- 成語出處:
- 宋 牟獻《木蘭花慢》:“不妨無蟹有監州,臭味喜相投。”
-
4
舊態復萌
- 成語拼音:
- jiù tài fù méng
- 成語解釋:
- 舊態:老脾氣,老樣子;復:又;萌:發生。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
- 成語出處:
- 明 梅鼎祚《玉合記 嗣音》:“不欺師父,韓郎遣信到此,不覺故態復萌,情緣難斷。”
-
5
名士風流
- 成語拼音:
- míng shì fēng liú
- 成語解釋:
- 名士的風度和習氣。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方術傳論》:“漢世之所謂名士者,其風流可知矣。”
-
6
東扶西倒
- 成語拼音:
- dōng fú xī dǎo
- 成語解釋: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成語出處:
- 宋 楊萬里《過南蕩》詩:“笑殺槿籬能耐事,東扶西倒野酴醿。”
-
7
惡塵無染
- 成語拼音:
- è chén wú rǎn
- 成語解釋:
- 謂沒有受到壞習氣的影響。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窮愁》:“兒童誠可愛,一味天真,惡塵無染。”
-
8
貴不期驕
- 成語拼音:
- guì bù qī jiāo
- 成語解釋:
- 謂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語本《書·周官》:“位不期驕,祿不期侈。”孔傳:“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富不與侈期,而侈自來,驕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 成語出處:
- 語本《書·周官》:“位不期驕,祿不期侈。”孔傳:“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富不與侈期,而侈自來,驕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
9
改俗遷風
- 成語拼音:
- gǎi sú qiān fēng
- 成語解釋:
- 遷:改。改變風俗習氣。
- 成語出處:
- 《梁書·何胤傳》:“兼以世道澆暮,爭詐繁起,改俗遷風,良有未易。”
-
10
故態復萌
- 成語拼音:
- gù tài fù méng
- 成語解釋: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成語出處:
- 唐 劉禹錫《砥石賦》:“故態復還,寶心再起。既賦形而終用,一蒙垢焉何恥?”
-
11
故態復作
- 成語拼音:
- gù tài fù zuò
- 成語解釋:
- 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同“故態復萌”。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八大王》:“今老將就木,潦倒不能橫飛,故態復作,我自不懈耳。”
-
12
余風遺文
- 成語拼音:
- yú fēng yí wén
- 成語解釋:
- 傳留下來的習氣和文章。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而樂松之徒,招集淺陋,故楊賜號為驩兜,蔡邕比之俳優,其馀風遺文,蓋蔑如也。”
-
13
遺風遺澤
- 成語拼音:
- yí fēng yí zé
- 成語解釋:
- 澤:德澤。前人遺留下來的良好習氣和恩澤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母聶氏溫國太夫人外制》:“慈和嚴翼以成其子,使朕得名世之士,以濟艱難,其遺風遺澤蓋有存者。”
* 關于習氣的成語 形容習氣的成語 描述習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