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能的成語 (696個)

    241

    勝其苦

    成語拼音:
    bù shèng qí kǔ
    成語解釋:
    勝:禁得起。忍受那種苦楚
    成語出處:
    唐 白行簡《李娃傳》:“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園東,去其衣服,以馬鞭鞭之數百,生勝其苦而斃。”
    242

    勝桮杓

    成語拼音:
    bù shèng qí sháo
    成語解釋:
    桮杓bēisháo:桮,古同“杯”,酒具,借指飲酒。謂酒量有限,再飲。《史記·項羽本紀》:“張良入謝曰:‘沛公勝桮杓,辭。’”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張良入謝曰:‘沛公勝桮杓,辭。’”
    243

    食之地

    成語拼音:
    bù shí zhī dì
    成語解釋:
    食:生產糧食。指耕種的土地。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我死則擇食之地而葬我焉。”
    244

    伴食宰相

    成語拼音:
    bàn shí zǎi xiàng
    成語解釋:
    伴食:陪伴人家吃飯。唐朝朝會結束時,宰相率百僚集尚書省都堂會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任事者
    成語出處:
    《舊唐書 盧懷慎傳》:“開元三年,遷黃門監。懷慎與紫微令姚崇對掌樞密,懷慎自以為吏道及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謂之‘伴食宰相’。”
    245

    冰炭同爐

    成語拼音:
    bīng tàn bù tóng lú
    成語解釋:
    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同處。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同爐。”
    246

    冰炭同器

    成語拼音:
    bīng tàn bù tóng qì
    成語解釋:
    冰和炭火放在同一個器具里。比喻性質同的事物彼此排斥,相容。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顯學》:“夫冰炭同器而久,寒暑兼時而至,雜反之學兩立而治。”
    247

    冰炭相容

    成語拼音:
    bīng tàn bù xiāng róng
    成語解釋:
    冰:冰塊;炭:炭火;容:接納。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并存
    成語出處:
    宋 陸游《寄題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詩:“君見,牛奇章與李衛公,一生冰炭相容。”
    248

    成語拼音:
    bù tòng bù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評論、批評等觸及實質;沒切中要害;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明 吳炳《情郵記 反噬》:“這事癢,卻是一個大題目。”
    249

    白頭

    成語拼音:
    bái tóu bù zhōng
    成語解釋:
    指夫婦偕老。
    成語出處:
    清 沈復《浮生六記 閨房記樂》:“剔燈入帳,蕓已寒熱大作,余亦繼之,困頓兩旬。真所謂樂極災生亦是白頭終之兆。”
    250

    半途而廢

    成語拼音:
    bàn tú ér fèi
    成語解釋:
    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善始善終。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已矣。”
    251

    探虎穴,得虎子

    成語拼音:
    bù tàn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成語解釋:
    探:探測。進老虎窩,捉到小老虎。比喻冒險進入險境就取得成果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班超傳》:“超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探虎穴,得虎子。’”
    252

    探虎穴,安得虎子

    成語拼音:
    bù tàn hǔ xué,ān dé hǔ zǐ
    成語解釋:
    探:探測;安:怎么。進老虎窩,怎捉到小老虎。比喻冒險進入險境就取得成果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呂蒙傳》:“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探虎穴,安得虎子?”
    253

    成語拼音:
    bù wén bù wǔ
    成語解釋:
    文,又武。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瀧吏》詩:“知官在朝,有益國家?得無虱其間,文亦武。”
    254

    備位充數

    成語拼音:
    bèi wèi chōng shù
    成語解釋:
    備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盡職;充數:用夠格的人來湊足數額。是自謙做事的話。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蕭望之傳》:“吾嘗備位將相,年逾六十矣。”
    255

    半信半疑

    成語拼音:
    bàn xìn bàn yí
    成語解釋:
    信:相信;疑:懷疑。有些相信;又有點懷疑。對真假肯定。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6卷:“若他們聽過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惰?”
    256

    婢學夫人

    成語拼音:
    bì xué fū rén
    成語解釋:
    婢女學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學,卻總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6回:“他這日見兩奶奶都戴著雙翠雁兒,也把那只戴在頭上,婢學夫人,十分得意。”
    257

    半疑半信

    成語拼音:
    bàn yí bàn xìn
    成語解釋:
    有點懷疑,又有點相信。表示對真假是非肯定。
    成語出處:
    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筑城猶嵯峨。”
    258

    一而足

    成語拼音:
    bù yī ér zú
    成語解釋:
    足:充足;足夠。原指是一事一物可以滿足。后指同類的事物或現象很多;反復出現;一一列舉。
    成語出處:
    《公羊傳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則何以氏?許夷狄者,一而足也。”
    259

    因一事,長一智

    成語拼音:
    bù yīn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智:聰明才智。經歷一件事情,就增長對于那件事情的知識
    成語出處:
    宋·悟明《聯燈會要·道本禪師》:“老趙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為戲論,雖然如是,因一事,長一智。”
    260

    博者

    成語拼音:
    bó zhě bù zhī
    成語解釋:
    博:廣。無事知的人專精一門學問或技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知者博,博者知。”
    * 關于不能的成語 形容不能的成語 描述不能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