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581

    三諫之義

    成語拼音:
    sān jiàn zhī yì
    成語解釋:
    《公羊傳 莊公二十四年》:“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伯曰:‘可。’三諫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君,可則止,此之謂也。”后以“三諫之義”指君之正道。
    成語出處:
    《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伯曰:‘可。’三諫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君,可則止,此之謂也。”
    582

    說來話長

    成語拼音:
    shuō lái huà cháng
    成語解釋:
    表示情很復雜,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大愉快的)。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6回:“說來話長。五年前我們老娘家里做生日,媽和我們到那里與老娘拜壽。”
    583

    桑落瓦解

    成語拼音:
    sāng luò wǎ jiě
    成語解釋:
    象桑葉枯落,屋瓦解體。形容勢敗壞到可收拾的地步。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勢可見。”
    584

    生拉硬拽

    成語拼音:
    shēng lā yìng zhuài
    成語解釋:
    按主觀愿望辦管別人的意愿或客觀的條件是否允許,比喻牽強附會
    成語出處:
    李曉明《平原槍聲》:“楊百順便指揮那兩個伙計一齊動手,生拉硬拽地把她弄走了。”
    585

    拭目而觀

    成語拼音:
    shì mù ér guān
    成語解釋:
    視:看待。把有這回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一樣。形容當一回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上壽皇乞留張栻黜韓玉書》:“天下方拭目而觀,非觀朝廷也,觀栻也。”
    586

    散馬休牛

    成語拼音:
    sàn mǎ xiū niú
    成語解釋:
    《書 武成》:“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傳引《樂記》:“武王勝商,渡河而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后稱興戰為“散馬休牛”。
    成語出處:
    《書·武成》:“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傳引《樂記》:“武王勝商,渡河而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
    587

    生米煮成熟飯

    成語拼音:
    shēng mǐ zhǔ chéng shú fàn
    成語解釋:
    比喻情已經做成了,能再改變。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0回:“等到生米煮成熟飯,他老人家也賴到那里去了。”
    588

    生米做成熟飯

    成語拼音: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成語解釋:
    比喻情已經做成了,能再改變。
    成語出處:
    明 沈受先《三元記 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飯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589

    生米作成熟飯

    成語拼音: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成語解釋:
    比喻情已經做成了,能再改變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這個當兒,珍姑娘的頭是磕了,臉是開了,生米是作成熟飯了。”
    590

    三年之艾

    成語拼音:
    sān nián zhī ài
    成語解釋: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要平時準備,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及。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591

    神牽鬼制

    成語拼音:
    shén qiān guǐ zhì
    成語解釋:
    謂受到多方面牽制而能任意行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音律》:“非若詩賦古文,容易得意疾書,受神牽鬼制者。”
    592

    殺人如芥

    成語拼音:
    shā rén rú jiè
    成語解釋:
    芥:小草。殺人像割草。形容殺人當一回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剿寇》:“斷征云叆叆,鬼哭神號,到處里染腥風,殺人如芥。”
    593

    視若無睹

    成語拼音:
    shì ruò wú dǔ
    成語解釋:
    雖然看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物漠關心。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594

    說時遲,那時快

    成語拼音:
    shuō shí chí,nà shí kuài
    成語解釋:
    小說中的常用套語。意指情發生的速度是記敘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
    595

    升山采珠

    成語拼音:
    shēng shān cǎi zhū
    成語解釋: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辦的方向、方法錯誤,一定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后漢書·劉玄傳》:“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
    596

    縮手旁觀

    成語拼音:
    suō shǒu páng guān
    成語解釋:
    把手籠在袖子里在旁觀看。比喻置身外,過問也協助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念奴嬌·雙陸和坐客韻》:“少年握槊,氣憑陵,酒圣詩豪余,縮手旁觀初未識,兩兩三三而已。”
    597

    視死如歸

    成語拼音:
    shì sǐ rú guī
    成語解釋: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業;怕犧牲生命。
    成語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598

    鼠屎污羹

    成語拼音:
    shǔ shǐ wū g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加進了好的東西,從而破壞了原來美的物。
    成語出處:
    宋·孫覿《跋吳省元真贊》:“吳公前輩盛德,予宿昔所敬慕,制一偈自贊,皆佛菩薩語,啟誦三過,欲下一句而家有識真者,恐得鼠屎污羹之誚。”
    599

    生死有命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yǒu mìng
    成語解釋: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勢所至、人力可挽回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對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藥物,所能損益。”
    600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成語拼音:
    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成語解釋:
    比喻學習或做沒有恒心;經常中斷。能堅持。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過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