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601

    視同兒戲

    成語拼音:
    shì tóng ér xì
    成語解釋:
    情當成小孩兒玩耍一樣來對待。比喻當一回;極重視。兒戲:小孩子鬧著玩。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602

    少頭沒尾

    成語拼音:
    shǎo tóu méi wěi
    成語解釋:
    比喻物殘缺全或辦周到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6回:“這是王賢弟你辦的,少頭沒尾的。”
    603

    少頭缺尾

    成語拼音:
    shǎo tóu quē wěi
    成語解釋:
    比喻物殘缺全。
    成語出處:
    604

    殊涂同歸

    成語拼音:
    shū tú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語出《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孔穎達疏:“言天下萬終則同歸于一,但初時殊異其涂路也。”本謂由同途徑達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同方法得到相同結果。
    成語出處: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孔穎達疏:“言天下萬終則同歸于一,但初時殊異其涂路也。”
    605

    隨物賦形

    成語拼音:
    suí wù fù xíng
    成語解釋:
    謂針對客觀物本身的同形態給予形象生動的描繪。
    成語出處:
    宋·蘇軾《畫水記》:“畫奔湍巨浪,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盡水之變,號稱神逸。”
    606

    舍邪歸正

    成語拼音:
    shě xié guī zhèng
    成語解釋:
    舍:放棄;邪:正當,正派;歸:回到。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再做壞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五祖》:“友離累劫,誠哉虛;今可舍邪歸正,以入佛乘。”
    607

    死心眼

    成語拼音:
    sǐ xīn yǎn
    成語解釋:
    固執拘泥,想開。比喻性情固執,或者遇開的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箏,單他有這個成?二爺也死心眼兒了!”
    608

    死心眼兒

    成語拼音:
    sǐ xīn yǎn ér
    成語解釋:
    固執拘泥,想開。比喻性情固執,或者遇開的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箏,單他有這個成?二爺也死心眼兒了!”
    609

    視有若無

    成語拼音:
    shì yǒu ruò wú
    成語解釋:
    視:看待。把有這回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一樣。形容當一回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8回:“寶之這戲子見怪賢閑,視有若無。”
    610

    視有如無

    成語拼音:
    shì yǒu rú wú
    成語解釋:
    視:看待。把有這回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一樣。形容當一回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獨他一個皆視有如無,毫介意,因此眾人嘲他越發呆了。”
    611

    時易世變

    成語拼音:
    shí yì shì biàn
    成語解釋:
    時代變遷,世一樣。
    成語出處:
    晉 魯褒《錢神論》:“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
    612

    時移世變

    成語拼音:
    shí yí shì biàn
    成語解釋:
    時代變遷,世一樣。同“時易世變”。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唐淮南節度使李公家廟碑銘序》:“朝當晏駕,時移世變,遂出掾高要,佐潯陽。”
    613

    私鹽私醋

    成語拼音:
    sī yán sī cù
    成語解釋:
    私:秘密。比喻敢公開見人的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2回:“我在那邊睡也非為別的,因越了過李大姐情,一兩夜在那邊歇了,他守靈兒,誰和他有私鹽私醋?”
    614

    時移世易

    成語拼音:
    shí yí shì yì
    成語解釋:
    時代變遷,世一樣。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鈞世》:“古者醇素,今則英雕飾,時移世易,理自然也。”
    615

    世異時移

    成語拼音:
    shì yì shí yí
    成語解釋:
    世、時:社會、時代。異、移:同、變化。社會變化了,時代同了。亦作“時移世改”、“時移世異”、“時移俗易”、“時異殊”。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夫世異時移,必同,故曰‘儉而難遵。’”
    616

    神搖意奪

    成語拼音:
    shén yáo yì duó
    成語解釋:
    神:精神;意:心意;搖、奪:形容能自持。神情為某件物所吸引,能自持。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畫壁》:“朱注目久,覺神搖意奪,恍然凝思,身忽飄飄,如駕云霧。”
    617

    盛筵易散

    成語拼音:
    shèng yán yì sàn
    成語解釋:
    盛:盛大;筵:酒席。再盛大的酒席容易散席。比喻良辰美會永久存在,總要消失
    成語出處:
    清·王嗣槐《滿庭芳》詞:“少年歡樂,鸞笙鳳管,曲罷宵分。怪盛筵易散,青鬢難存。”
    618

    折足覆餗

    成語拼音:
    shé zú fù zhào
    成語解釋:
    《易 系辭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勝其任也。”餗,鼎內食物。后以“折足覆餗”比喻力能勝任,必至敗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勝其任也。”
    619

    所作所為

    成語拼音:
    suǒ zuò suǒ wéi
    成語解釋:
    指做的一切情或全部行為。多指一些好的行為。
    成語出處: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620

    隨珠彈雀

    成語拼音:
    suí zhū tán què
    成語解釋:
    比喻處理情輕重失當,得償失。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