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201

    日月經天

    成語拼音:
    rì yuè jīng tiān
    成語解釋:
    太陽月亮每天都經過天空。比喻歷久衰;永恒變;也比喻情明顯;有目共睹。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衍傳上》:“其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足以比。”
    202

    若要人知,除非己莫為

    成語拼音:
    ruò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知道,除非自己去做。指干了壞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203

    蜀鄙二僧

    成語拼音:
    shǔ bǐ èr sēng
    成語解釋:
    蜀:四川;鄙:邊境;僧:和尚。比喻窮與富業成功的關鍵條件
    成語出處:
    《白鶴堂時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204

    勝敗乃兵家常

    成語拼音:
    shè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
    成語解釋:
    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情。意思是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成語出處:
    清 洪昇《長生殿 賄權》:“我想勝敗乃兵家常,臨陣偶然失利,情有可原。”
    205

    再來

    成語拼音:
    shí bù zài lái
    成語解釋:
    時:時機。時機錯過就會再來了。指行要放過時機。
    成語出處:
    《國語 越語下》:“得時無怠,時再來,天予取,反為之災。”
    206

    三尺童子

    成語拼音:
    sān chǐ tóng zǐ
    成語解釋:
    指年幼的兒童
    成語出處:
    《宋史·胡銓傳》:“夫三尺童子至無識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則怫然怒。”
    207

    出無奈

    成語拼音:
    shì chū wú nài
    成語解釋:
    情出于無可奈何。指迫得已只能如此。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 同窗友認假作真》:“而今我們匆匆進京去了,心下如割,卻是出無奈。”
    208

    水底撈明月

    成語拼音:
    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
    成語解釋:
    到水底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到的情,只能白費力氣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塞鴻秋·先題》曲:“當初意兒別,今日相拋撒,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
    209

    神鬼

    成語拼音:
    shén guǐ bù cè
    成語解釋:
    神靈鬼怪都能揣度。極言情的隱秘奇異。亦作“神鬼難測”。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賢士展神鬼測之機,興一旅之師,輔佐公子,以成大。”元 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論我腹中的兵書,委的有神鬼測之機,有捉鼠拿貓之法。”
    210

    山高水低

    成語拼音:
    shān gāo shuǐ dī
    成語解釋:
    比喻意外發生的情;多指死亡。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若是留提轄在此,誠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轄怨悵;若留提轄來,許多面皮都好看。”
    211

    水火相容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成語解釋:
    相:相互;容:容納;相容:相互容納。指水;火本是兩種性質相反的東西;根本能相互容納。后用來比喻人或情彼此本質相反;根本對立。
    成語出處:
    《周易 說卦》:“故水火相逮。”
    212

    緩則圓

    成語拼音:
    shì huǎn zé yuán
    成語解釋:
    碰到要操之過急,而要慢慢地設法應付,可以得到圓滿的解決。
    成語出處:
    清 俞萬春《蕩寇志》:“看來此寬則圓,急難成效。”
    213

    三句話離本行

    成語拼音:
    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
    成語解釋:
    行:行當,職業。指人的言語離開他所從的職業范圍。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離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送給人看。”
    214

    款則圓

    成語拼音:
    shì kuǎn zé yuán
    成語解釋:
    碰到要操之過急;而要慢慢地設法應付;可以得到圓滿的解決。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款則圓,你且住啼哭,休得叫罵。”又第二十五回:“你老人家要著急,這可是急來的款則圓。”
    215

    司馬稱好

    成語拼音:
    sī mǎ chēng hǎo
    成語解釋:
    五代李瀚《蒙求》詩:“司馬稱好。”徐子光集注:“(后漢司馬徽)口談人之短。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有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聞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分,
    成語出處:
    五代·李瀚《蒙求》詩:“司馬稱好。”徐子光集注:“(后漢司馬徽)口談人之短。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有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聞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216

    收視返聽

    成語拼音:
    shōu shì fǎn tīng
    成語解釋:
    收:停止;返:還。聽。指人對物的看法為外物所驚擾
    成語出處:
    梁啟超《新民說》:“其祈焉則必收視返聽,清其心以對越于神明。”
    217

    食少

    成語拼音:
    shí shǎo shì fán
    成語解釋:
    每日吃飯很少,可是處理的務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勞,身體佳。
    成語出處:
    《晉書 宣帝紀》:“先是,亮(諸葛亮)使至,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許)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
    218

    所圖

    成語拼音:
    suǒ tú bù guǐ
    成語解釋:
    圖:圖謀;軌:比喻規矩,法度。指圖謀做合法或正當的壞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會董卓乘虛,所圖軌。”
    219

    無大小

    成語拼音:
    shì wú dà xiǎo
    成語解釋:
    分大小。形容什么都管。
    成語出處:
    《文選 諸葛亮〈出師表〉》:“愚以為宮中之無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蕭瑀以庶政,無大小,莫關掌。”
    220

    無二成

    成語拼音:
    shì wú èr chéng
    成語解釋:
    謂公和私能兩全。
    成語出處:
    《左傳·成公八年》:“禮無加貨,無二成。”杜預注:“公私兩成。”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