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181

    麻木

    成語拼音:
    má mù bù rén
    成語解釋:
    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敏銳;對物反應遲鈍;漠關心。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7回:“天下作女孩兒的,除了那班天日懂麻木仁的姑娘外,是個女兒便有個女兒情態。”
    182

    懵懵懂懂

    成語拼音: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成語解釋:
    糊涂,理。形容什么也知道。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著缽盂,拑著釘鈀,與沙僧徑直回來。”
    183

    蒙昧無知

    成語拼音:
    méng mèi wú zhī
    成語解釋:
    愚鈍糊涂;沒有知識;理。
    成語出處:
    《晉書 阮種傳》:“臣誠蒙昧,所以為罪。”
    184

    泥沙俱下

    成語拼音:
    ní shā jù xià
    成語解釋:
    俱:都、一起。泥土和沙石跟著水一起流了下來。比喻好壞同的人或物混雜在一起;一同顯現出來。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人稱才大者,如萬里黃河,與泥沙俱下。余以為:此粗才,非大才也。”
    185

    年少無知

    成語拼音:
    nián shào wú zhī
    成語解釋:
    年紀小,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謂世人年少無知;三折其肱,謂醫士老成諳練。”
    186

    寧為玉碎,為瓦全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成語解釋:
    寧做玉器被打碎,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業犧牲,愿喪失氣節,茍且偷生。
    成語出處:
    《北齊書 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玉碎,能瓦全。”
    187

    擬于

    成語拼音:
    nǐ yú bù lún
    成語解釋:
    能相比的人或物來比方。
    成語出處:
    陳寅恪《論再生緣》:“能讀英文者,頗怪其擬于倫。”
    188

    年幼無知

    成語拼音:
    nián yòu wú zhī
    成語解釋:
    年紀小,
    成語出處:
    明·郭勛《英烈傳》第78回:“太祖憐他年幼無知,因封為歸命侯,賜以居第,在南京城里,隨廷臣行禮朝謁。”
    189

    存而毛焉附

    成語拼音:
    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
    成語解釋:
    存:存留;焉:哪里;附:附著。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能存在
    成語出處:
    梁啟超《墨學微》第一章:“然此果足為有命說之根據乎?一旦以力破此制度,則皮存而毛焉附矣。”
    190

    片文只

    成語拼音:
    piàn wén zhī shì
    成語解釋:
    指零碎全的佚文軼
    成語出處:
    《宋書·志序》:“司馬遷制一家之言,始區別名題,至乎禮儀刑政,有所盡,乃于紀傳之外,創立八書,片文只,鴻纖備舉。”
    191

    潑油救火

    成語拼音:
    pō yóu jiù huǒ
    成語解釋:
    救火時用油澆灑。比喻情處理得法,反而使態更嚴重。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今使他為先鋒,是潑油救火也。”
    192

    皮之存,毛將安傅

    成語拼音: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成語解釋:
    存:存留;附:附著。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能存在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存,毛將安傅?”
    193

    皮之存,毛將焉附

    成語拼音: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成語解釋: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能存在。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存,毛將安傅?”
    194

    安席

    成語拼音:
    qǐn bù ān xí
    成語解釋:
    睡覺也能安于枕席。形容心重重,睡著覺。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安席,食甘味。”
    195

    安席,食甘味

    成語拼音: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
    成語解釋:
    甘味:味道好。睡覺也能安于枕席,吃飯時吃出好味道。形容心重重,坐臥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安席,食甘味。”
    196

    挈瓶之知

    成語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ì
    成語解釋: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裝了多少水。比喻知識淺薄,能深明理。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雖有挈瓶之知(智),守假器,禮也。”《戰國策·趙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失守器。”
    197

    強人所難

    成語拼音:
    qiǎng rén suǒ nán
    成語解釋:
    強:勉強。勉強別人做愿做或做到的情。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豈肯顛倒陰陽,強人所難。’”
    198

    輕重緩急

    成語拼音:
    qīng zhòng huǎn jí
    成語解釋:
    緩:慢;急。指各種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國蓄》:“歲有兇穰,故谷有貴賤;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
    199

    若要知,除非莫為

    成語拼音: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知道,除非自己去做。指干了壞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知,除非莫為。’”
    200

    如蟻附膻

    成語拼音:
    rú yǐ fù shān
    成語解釋:
    附:趨附;膻:羊肉的氣味。象螞蟻趨附羊肉一般。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好的物。也比喻許多人依附有錢有勢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徐無鬼》:“蟻慕羊肉,羊肉膻也。”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