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毫的成語 (9個)
-
1
一分一毫
- 成語拼音:
- yī fēn yī h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很少的數量。
- 成語出處:
- 朱自清《給亡婦》:“那里有一分一毫想著你自己。”
-
2
一毫千里
- 成語拼音:
- yī háo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語本《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繆以千里’。”《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盧辯注:“據《易說》言也。”謂差錯雖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繆以千里’。”《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盧辯注:“據《易說》言也。”
-
3
一毫不差
- 成語拼音:
- yī háo bù chà
- 成語解釋:
- 完全相同,沒有一點差異。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1回:“縱然是一個模子鑄的,好道打磨不到,也有多個瘢兒,少個蒂兒,卻怎么這等一毫不差。”
-
4
一毫不取
- 成語拼音:
- yī háo bù qǔ
- 成語解釋:
- 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極小的事物。連一根毫毛那樣小的東西都不拿。形容為人廉潔,不沾便宜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容齋三筆·賢士隱居者》:“周日章,信州永豐人。操行介潔……非其義一毫不取。”
-
5
一毫不茍
- 成語拼音:
- yī háo bù gǒu
- 成語解釋:
- 猶一絲不茍。
- 成語出處:
-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斷斷是再來人,一毫不茍,一絲不掛,誠然而來,誠然而往。”
-
6
一毫不染
- 成語拼音:
- yī háo bù rǎn
- 成語解釋:
- 猶一塵不染。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贈郡伯古愚邵公報政序》:“即其可名狀者言之,則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
7
一厘一毫
- 成語拼音:
- yī lí yī h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少的數量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奏巡歷婺衢救荒事件狀》:“常山、開化系災傷極重去處,而常山所放僅及一分六厘有奇;而開化又止一厘一毫而已。”
-
8
一絲一毫
- 成語拼音:
- yī sī yī h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少或極小的一點兒。毫:一厘的十分之一;絲:一毫的十分之一。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會圣宮頌》:“而往惟寅,一毫一絲,給以縣官,無取于民。”
-
9
九牛一毫
- 成語拼音:
- jiǔ niú yī háo
- 成語解釋:
-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
- 成語出處:
- 陳毅《感事書懷》詩:“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
* 關于一毫的成語 形容一毫的成語 描述一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