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善其身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孟子勸宋勾踐到別國去游說仁學。宋勾踐向孟子請教如何游說。孟子說:“尊崇儒道,樂于仁義。君子為人,窮困時不要失掉仁義,得志時不要失去理智,這樣窮困時能獨善其身,自得其樂,得志時能兼顧天下的利益。”
- 成語名稱:
- 獨善其身
- 成語拼音:
- dú shàn qí shēn
- 成語解釋:
- 善:弄好。原指加強其自身的品德修養。現指只要自己好而不關心別人的個人主義處世哲學。
- 典故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成語例句:
- 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 獨善其身的詳細解釋
* 獨善其身的故事:戰國時期,孟子勸宋勾踐到別國去游說仁學。宋勾踐向孟子請教如何游說。孟子說:“尊崇儒道,樂于仁義。君子為人,窮困時不要失掉仁義,得志時不要失去理智,這樣窮困時能獨善其身,自得其樂,得志時能兼顧天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