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牛彈琴的成語故事
東漢有個對佛教教義很有研究的學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詩書向儒者宣講佛經,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責難,指斥他為什么不直接依據佛經來回答問題。于是牟融講了音樂家公明儀的故事;公明儀對著一頭正吃草的牛彈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會,只顧自己吃草,后來公明儀改彈像墳子、牛蠅和小牛叫喚的聲音,牛就搖著尾巴、豎起耳朵來聽了。他最后說:所以,對沒有讀過佛經的人直接談佛經,等于白講,成語對牛彈琴據此而來。
對牛彈琴:比喻說話不看對象,或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
對牛彈琴的解釋
對牛彈琴:比喻說話不看對象,或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
- 成語名稱:
- 對牛彈琴
- 成語拼音:
- duì niú tán qín
- 成語解釋:
-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 典故出處:
- 漢 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 成語例句:
- 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得很好,咱們一總再算賬!(清 李當珍《鏡花緣》第九十回)
- 對牛彈琴的詳細解釋
* 對牛彈琴的故事:東漢有個對佛教教義很有研究的學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詩書向儒者宣講佛經,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責難,指斥他為什么不直接依據佛經來回答問題。于是牟融講了音樂家公明儀的故事;公明儀對著一頭正吃草的牛彈了一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