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開頭的成語 (1494個)

    641

    風里楊花

    成語拼音:
    fēng lǐ yáng huā
    成語解釋:
    像風中的楊樹花漂浮不定。比喻事物或事情的發展變化不定
    成語出處:
    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恰便似風里楊花,水上幻泡。”
    642

    覆鹿遺蕉

    成語拼音:
    fù lù yí jiāo
    成語解釋:
    覆:遮蓋;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夢幻而一再失誤
    成語出處:
    清·王闿運《桂陽州志序》:“羅平沼成,明社已屋,覆鹿遺蕉,亡猿災木。”
    643

    風流缊藉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yùn jiè
    成語解釋:
    風流:風度,標格。形容人風雅瀟灑,才華橫溢。也形容文章詩畫意趣飄逸含蓄
    成語出處:
    宋·王灼《碧雞漫志》第二卷:“晏元獻公、歐陽文忠公,風流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
    644

    風流醞藉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yùn jiè
    成語解釋:
    風流:風度,標格。形容人風雅瀟灑,才華橫溢。也形容文章詩畫意趣飄逸含蓄
    成語出處:
    《隋書·儒林傳·元善》:“善之通博,在何妥之下,然以風流醞藉,俯仰可觀,音韻清朗,聽者忘倦,由是為后進所歸。”
    645

    風流旖旎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yǐ nǐ
    成語解釋:
    風流:風韻;旖旎:柔美的樣子。風韻柔媚
    成語出處: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我這女兒吹彈歌舞,書畫琴棋,無不精妙,更是風流旖旎,機巧聰明。”
    646

    風流韻事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yùn shì
    成語解釋:
    韻:風致;情趣。原指風雅而有情趣的事;即舊時文人騷客詩歌唱和、琴棋書畫一類活動。現多指男女相愛婚配之類的趣事;也指男女私情。
    成語出處:
    清 王韜《瀛壖雜志》:“人各卻步立,不敢詢姓氏,及移燭燭之,則倩扶也。一座嘩然,此亦風流之韻事,扁平之佳話。”
    647

    風流雅事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yǎ shì
    成語解釋:
    雅:風雅。風雅而有情趣的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命探春依次抄錄妥協,自己編次,敘其優劣,又命在大觀園勒石,為千古風流雅事。”
    648

    風流雨散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yǔ sàn
    成語解釋:
    散:分散。風吹過,雨飄散,蹤跡全消。比喻經常在一起的人飄零離散
    成語出處:
    晉·左思《蜀都賦》:“飲御酣,賓旅旋,車馬雷駭,轟轟闐闐,若風流雨散,漫乎數百里之間。”
    649

    撫梁易柱

    成語拼音:
    fǔ liáng yì zhù
    成語解釋:
    撫:用手托著;易:更換。傳說商紂王手托屋梁,抽換房柱。形容力大無比
    成語出處: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紂倒曳九牛,撫梁易柱。”
    650

    風流罪過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zuì guò
    成語解釋:
    風流:原為封建士大夫的所謂風雅。原指因為風雅而致的過錯。后也指因搞男女關系而犯下的罪。
    成語出處:
    《北齊書 循吏傳 郎基》:“潘子義曾遺之書曰:‘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
    651

    焚林之求

    成語拼音:
    fén lín zhī qiú
    成語解釋:
    焚:燒。焚燒山林來求取賢才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壬行狀》:“既允焚林之求,實兼儀形之寄。”
    652

    浮來暫去

    成語拼音:
    fú lái zàn qù
    成語解釋:
    喻來去無定。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八八回:“姨太太這幾天浮來暫去,不能過來回老太太,今日飯后家去了。”
    653

    飛龍在天

    成語拼音:
    fēi lóng zài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帝王在位。語本《易·干》:“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謂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成語出處:
    《周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謂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654

    風流宰相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zǎi xiàng
    成語解釋:
    風流:有才學而不拘禮法。有才學而不拘禮法的宰相
    成語出處:
    《南史·王儉傳》:“儉常謂人曰:‘江左風流宰相,惟有謝安。’蓋自況也。”
    655

    蕃籬之鷃

    成語拼音:
    fān lí zhī yàn
    成語解釋:
    蕃:通“藩”;蕃籬:籬笆;鷃:鵪鶉。棲息在籬笆上的鵪鶉。比喻鼠目寸光,見識狹小的人
    成語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夫藩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
    656

    富面百城

    成語拼音:
    fù miàn bǎi chéng
    成語解釋:
    形容藏書非常豐富。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逸士傳 李謐》:“每曰:‘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絕跡下幃,杜門卻掃,棄產營書,手自刪削,卷無重復者四千有余矣。”
    657

    分門別戶

    成語拼音:
    fēn mén bié hù
    成語解釋:
    分、別:分辨、區別;門:一般事物的分類;戶:門戶。指在學術上根據各自的格調或見解劃清派別,各立門戶。
    成語出處:
    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勸世》:“不認忘名默悟,只解分門別戶一朝合眼見前程,悔恨不圓成。”
    658

    風馬不接

    成語拼音:
    fēng mǎ bù jiē
    成語解釋:
    猶言風馬牛不相及。
    成語出處:
    《宋書 隱逸傳 王弘之》:“凡祖離送別,必在有情,下官與殷風馬不接,無緣扈從。”
    659

    鋒芒畢露

    成語拼音:
    fēng máng bì lù
    成語解釋:
    鋒:刀鋒;芒:原指谷類種子殼上的細刺;比喻槍;矛尖;畢:都;完全;全部。刀鋒和矛尖都露出來。形容人傲氣逼人;逞強好勝。或形容人銳氣才干完全顯露出來。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瓚示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660

    鋒芒不露

    成語拼音:
    fēng máng bù lù
    成語解釋:
    鋒芒:刀劍的尖端,比喻顯露出來的才干或心機;露:顯露。有才干或心機卻不外露。形容滿腹才干或心機,表面上看不出來。
    成語出處:
    宋 沉括《夢溪筆談補》:“宋寇準拜相時,朝廷所下詔書有:'能斷大事,不拘小節;有干將之器,不露鋒芒,懷照物之明,而能包納。”
    * F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