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開頭的成語 (1494個)

    681

    伐毛換髓

    成語拼音:
    fá máo huàn suǐ
    成語解釋:
    削去舊的毛發,換去舊的骨髓。比喻徹底改變原來的面貌。
    成語出處:
    明·梅鼎祚《昆侖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換髓,變姓逃形,我何處會得你著。”
    682

    放馬華陽

    成語拼音:
    fàng mǎ huá yáng
    成語解釋:
    謂不再用兵。
    成語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四》:“武王伐紂,天下既定,王巡岳瀆,放馬華陽,散牛桃林,即此處也,其中多野馬。”
    683

    風魔九伯

    成語拼音:
    fēng mó jiǔ bó
    成語解釋:
    風:通“瘋”;風魔:瘋癲。瘋狂癡癲
    成語出處: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五卷:“休怪!我曾見風魔九伯,不曾見這般個神狗乾郎在。”
    684

    飛謀薦謗

    成語拼音:
    fēi móu jiàn bàng
    成語解釋:
    見“飛謀釣謗”。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畢君殉難碑記》:“忌君者日以次骨飛謀薦謗,迭相污染。”
    685

    反面教材

    成語拼音:
    fǎn miàn jiào cái
    成語解釋:
    消極的供教學用的資料。借指壞的典型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發行《參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種牛痘’,增強干部和群眾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686

    反面教員

    成語拼音:
    fǎn miàn jiào yuán
    成語解釋:
    反面:壞的消極的一面。指與人民為敵的人的言行。指能從反面教育人民的人或事。
    成語出處:
    毛澤東《我們黨的一些歷史經驗》:“它是全世界人民的反面教員。”
    687

    分茅裂土

    成語拼音:
    fēn máo liè tǔ
    成語解釋: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舉行的儀式。后稱分封諸侯。
    成語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四折:“官封極品祿千鐘,分茅裂土人堪羨。腰金衣紫作朝臣,簫韶樂奏排筵宴。”
    688

    分茅列土

    成語拼音:
    fēn máo liè tǔ
    成語解釋:
    謂分封侯位和土地。
    成語出處:
    唐·張說《延州豆盧使君萬泉縣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煉石補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啟弄孫之美色。”
    689

    負芒披葦

    成語拼音:
    fù máng pī wěi
    成語解釋:
    猶言披荊斬棘。
    成語出處:
    清·陳夢雷《解介士傳》:“王有事于越,敖,敖子弟出死力,負芒披葦,入海望潮,撥棹,蒙虎皮以冒鋒鏑。”
    690

    方命圮族

    成語拼音:
    fāng mìng pǐ zú
    成語解釋:
    方命:違命;圮族:危害族人。指不遵從法紀命令,危害同族的人。比喻民族敗類
    成語出處:
    《尚書·堯典》:“吁!咈哉,方命圮族。”
    691

    發蒙啟蔽

    成語拼音:
    fā méng qǐ bì
    成語解釋:
    發蒙:啟發蒙昧;蔽:蒙蔽。啟發蒙昧
    成語出處:
    明·李贄《答李見羅先生書》:“發蒙啟蔽,時或未省,而退實沉思。”
    692

    肥馬輕裘

    成語拼音:
    féi mǎ qīng qiú
    成語解釋:
    裘:皮衣。騎的是好馬;穿的是裘衣。形容生活豪華奢侈。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693

    發蒙啟滯

    成語拼音:
    fā méng qǐ zhì
    成語解釋:
    發蒙:啟發蒙昧;滯:不流通。啟發蒙昧,打通阻塞
    成語出處:
    《宋書·武帝紀下》:“古之建國,教學為先,弘風訓世,莫當于此,發蒙啟滯,咸必之。”
    694

    奮袂攘襟

    成語拼音:
    fèn mèi rǎng jīn
    成語解釋:
    奮袂:揮袖;攘襟:撩起衣襟。揮袖攘襟站起。形容憤恨或激動
    成語出處:
    晉·劉伶《酒德頌》:“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攘襟,怒目切齒。”
    695

    風木嘆

    成語拼音:
    fēng mù tàn
    成語解釋:
    風木:同“風樹”,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養。指喪父母的悲傷
    成語出處:
    宋·陸游《焚黃》:“早歲已形風木嘆,余生永廢《蓼莪》詩。”
    696

    奉命惟謹

    成語拼音:
    fèng mìng wéi jǐn
    成語解釋: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違背
    成語出處:
    明 李東陽《先考贈少傅府君誥命碑陰記》:“東陽皆奉命惟謹。”
    697

    奉命唯謹

    成語拼音:
    fèng mìng wéi jǐn
    成語解釋:
    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謹:小心謹慎。指服從命令,小心謹慎。
    成語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十五:“諸官奉命唯謹。”
    698

    反面無情

    成語拼音:
    fǎn miàn wú qíng
    成語解釋: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成語出處:
    明 邵璨《香囊記》:“他也是一個君主,恐怕反面無情,那時節悔之晚矣!”
    699

    反面文章

    成語拼音:
    fǎn miàn wén zhāng
    成語解釋:
    從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多指反語。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七回:“紫芝道:‘我仿《毛詩》:巨屨揚矣,于彼高岡;大足光矣,于彼馨香。’春輝道:‘“馨香”二字是褒中帶貶,反面文章,含蓄無窮,頗有風人之旨。’”
    700

    浮名虛利

    成語拼音:
    fú míng xū lì
    成語解釋:
    浮名:虛有的名聲。虛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虛的東西。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7回:“若肯要灰心學道,可致神仙,何苦要碌碌塵埃,甘為浮名虛利所驅逐也。”
    * F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