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開頭的成語 (1494個)

    621

    富埒陶白

    成語拼音:
    fù liè táo bái
    成語解釋:
    比喻極富有。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峻《廣絕交論》:“富埒陶白,貲巨程羅,山擅銅陵,家藏金穴。”
    622

    負老提幼

    成語拼音:
    fù lǎo tí yòu
    成語解釋:
    見“負老攜幼”。
    成語出處:
    《云笈七簽》卷十九:“當期之世,水旱蝗蟲,五谷饑貴,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負老提幼,散流他方。”
    623

    富埒天子

    成語拼音:
    fù liè tiān zǐ
    成語解釋:
    埒:相等。資財與帝王相等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準書》:“故吳,諸侯也,以即鑄錢,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624

    方來未艾

    成語拼音:
    fāng lái wèi ài
    成語解釋:
    謂(恩澤)方始來到尚未止歇。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凝命神寶頌》:“霈如霖雨,潤澤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來而未艾也。”
    625

    法力無邊

    成語拼音:
    fǎ lì wú biān
    成語解釋: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沒有邊際。比喻力量極大而不可估量。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無邊,通天達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626

    富轢萬古

    成語拼音:
    fù lì wàn gǔ
    成語解釋:
    形容極其豐富,超越千秋萬代。
    成語出處:
    清·魏源《〈國朝古文類鈔〉序》:“矧我圣清皞皞二百載,由治平升平而進于太平,元氣長于漢,經術盛于唐,兵力物力幅員雄于宋,列圣御制詩文集、康煕《圖書》、乾隆《四庫》官書尤富轢萬古。”
    627

    奉令唯謹

    成語拼音:
    fèng lìng wéi jǐn
    成語解釋:
    奉:敬受;唯:助詞,只有;謹:謹慎。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違背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有此種種考察,是以小仙奉令唯謹,不敢參差。”
    628

    放浪無拘

    成語拼音:
    fàng làng wú jū
    成語解釋:
    見“放浪不羈”。
    成語出處: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王建》:“建性耽酒,放浪無拘。”
    629

    放浪無羈

    成語拼音:
    fàng làng wú jī
    成語解釋:
    放縱任性,不加檢點,不受約束。同“放浪不羈”。
    成語出處:
    宋 惠洪《遇如無象于石霜,如與睿廓然相好,故贈之》詩:“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無羈人。”
    630

    豐烈偉績

    成語拼音:
    fēng liè wěi jì
    成語解釋:
    豐:多;烈:功業;偉:大,顯赫。偉大的功績和成就
    成語出處:
    清·汪琬《代壽洪太傅七十序》:“其品望在鄉國,其威名在遐荒,其豐烈偉績在太史。”
    631

    飛糧挽秣

    成語拼音:
    fēi liáng wǎn mò
    成語解釋:
    同“飛芻挽粟”。
    成語出處:
    《隋書·食貨志》:“既而一討渾庭,三駕遼澤,天子親伐,師兵大舉,飛糧挽秣,水陸交至。”
    632

    反臉無情

    成語拼音:
    fān liǎn wú qíng
    成語解釋:
    形容翻臉不認人,不講情誼
    成語出處: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但自日俄戰爭結束后,它就反臉無情,和清朝反動政府勾結起來。”
    633

    翻臉無情

    成語拼音:
    fān liǎn wú qíng
    成語解釋:
    翻:反轉。形容突然變臉,不講情義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4回:“蔣爺聽了,暗道:‘好小子,翻臉無情,這等可惡!’”
    634

    反老為少

    成語拼音:
    fǎn lǎo wéi shào
    成語解釋:
    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成語出處:
    《文苑英華·無名氏》:“既變丑以成妍,亦反老而為少。”
    635

    反勞為逸

    成語拼音:
    fǎn láo wéi yì
    成語解釋:
    勞:疲勞;逸:安閑,休息。把疲勞轉化為安逸。
    成語出處:
    明·揭喧《兵經百篇·更字》:“我一戰而人數應,誤逸為勞;人數戰而人數休,反勞為逸;逸則可作,勞則可敗。”
    636

    扶老攜弱

    成語拼音:
    fú lǎo xié ruò
    成語解釋:
    扶:挽著;攜:帶領。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于歧下。”
    637

    負老攜幼

    成語拼音:
    fù lǎo xié yòu
    成語解釋:
    背著老人,帶著孩子。形容百姓全體出動,流離失所的悲慘情景。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吳太伯傳》:“邠人父子兄弟相帥負老攜幼揭釜甑而歸。”
    638

    扶老挾稚

    成語拼音:
    fú lǎo xié zhì
    成語解釋:
    扶:挽著;挾:夾在胳膊下。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成語出處:
    《宋史·可適傳》:“夏人扶老挾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獲甚夥,而慶兵不至,乃引還。”
    639

    分路揚鑣

    成語拼音:
    fēn lù yáng biāo
    成語解釋: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拓跋志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640

    方領圓冠

    成語拼音:
    fāng lǐng yuán guàn
    成語解釋:
    方形的衣領和圓形的帽冠,為古代儒生的服飾。亦借指儒生。
    成語出處:
    南朝·梁·何遜《七召·儒學》:“方領圓冠,金口木舌。談章句之遠旨,構紛綸之雅說。”
    * F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