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BCC式 (1450個)

    921

    賣頭賣腳

    成語拼音:
    mài tóu mài jiǎo
    成語解釋:
    猶言拋頭露面。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我們姑娘年輕的媳婦兒,也難賣頭賣腳的,倒還是舍著我這付老臉去碰碰。”
    922

    拿賊拿贓

    成語拼音:
    ná zéi ná zāng
    成語解釋:
    捉賊要查到贓物做憑證。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賊拿贓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馬腳,漏了風聲……我老孫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個罪名。”
    923

    偏聽偏言

    成語拼音:
    piān tīng piān yán
    成語解釋: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聽信一方面,指處理問題態度不公正,方法不妥當
    成語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924

    怕痛怕癢

    成語拼音:
    pà tòng pà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畏首畏尾,顧慮重重。
    成語出處:
    張英《老年突擊隊》:“他名叫溫成書,因為做事怕痛怕癢,干哈也吞吞吐吐,沒有火氣,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為‘溫吞水’了。”
    925

    讓三讓再

    成語拼音:
    ràng sān ràng zài
    成語解釋:
    見“讓再讓三”。
    成語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長被舉之人,亦必須讓三讓再以副舉賢若夔龍之美事,及再三為大眾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讓德而鎮囂爭焉。”
    926

    讓再讓三

    成語拼音:
    ràng zài ràng sān
    成語解釋:
    謂幾次三番地推讓。
    成語出處:
    明·史可法《復多爾袞書》:“群臣勸進,今上悲不自勝,讓再讓三,僅允監國。”
    927

    善眉善眼

    成語拼音:
    shàn méi shàn yǎn
    成語解釋:
    形容容貌善良。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九回:“雖是吊死……倒比活的時節去了那許多的殺氣,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老張的哲學》十一:“門房里坐著一個老人,善眉善眼象世傳當仆人的樣子。”
    928

    訕皮訕臉

    成語拼音:
    shàn pí shàn liǎn
    成語解釋:
    嘻皮笑臉。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35回:“若是員外不在跟前,他便合他姑媽訕皮訕臉,百般的央告,甚至屈膝。”
    929

    善頌善禱

    成語拼音:
    shàn sòng shàn dǎo
    成語解釋:
    關于頌揚,關于祝禱。用來稱贊能在頌揚之中帶有規勸的意思。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930

    三十三天

    成語拼音:
    sān shí sān tiān
    成語解釋: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成語出處:
    《勝鬘寶窟》卷下:“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國言悉怛梨余惡衛陵,此中唯取怛梨二字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國音不同耳。”
    931

    傻頭傻腦

    成語拼音:
    shǎ tóu shǎ nǎo
    成語解釋: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癡呆。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寶玉還是那么傻頭傻腦的,這么說起來,比頭里竟明白多了。'
    932

    天生天化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tiān huà
    成語解釋:
    天然生就。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5回:“這條計用著件東西,別人家里都沒,天生天化大官人家里卻有。”
    933

    天生天殺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tiān shā
    成語解釋:
    指自生自化,自生自滅。
    成語出處:
    漢·張良《陰符經》:“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934

    探頭探腦

    成語拼音:
    tàn tóu tàn nǎo
    成語解釋:
    探:頭或上體向前伸出。伸著頭向左右張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8卷:“終看他未破,時時去他那下探頭探腦,心下也須疑它那下有個好處在。”
    935

    挑幺挑六

    成語拼音:
    tiāo yāo tiāo liù
    成語解釋:
    挑剔,找差錯。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八回:“這一點子小崽子,也挑幺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騾子似的。”
    936

    無掛無礙

    成語拼音:
    wú guà wú ài
    成語解釋:
    見“無罣無礙”。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他才遂心滿意,喜地歡天,在于天宮快樂,無掛無礙。”
    937

    妄言妄聽

    成語拼音:
    wàng yán wàng tīng
    成語解釋:
    妄:不實。說得人隨便說,聽的人隨便聽,都不認真看待。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聽之。”
    938

    涎臉涎皮

    成語拼音:
    xián liǎn xián pí
    成語解釋:
    見“涎皮涎臉”。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月娘看不上,說道:‘你真個恁涎臉涎皮的,我叫丫頭進來。’”
    939

    像模像樣

    成語拼音:
    xiàng mó xiàng yàng
    成語解釋:
    指體面好看。形容鄭重或隆重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這番調動,老爺可必得像模像樣答上頭的情才使得呢。”
    940

    涎皮涎臉

    成語拼音:
    xián pí xián liǎn
    成語解釋:
    亦作“涎皮賴臉”。亦作“涎臉涎皮”。嬉皮笑臉;厚著臉皮跟人糾纏。
    成語出處: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一個大嘴的黑人走過來,向姚長庚涎皮涎臉伸著手說:‘淡貝!淡貝!’”
    * ABCC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