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易錯成語 (442個)
-
341
罪不容誅
- 成語拼音:
- zuì bù róng zhū
- 成語解釋:
- 判處死刑也抵償不了所犯的罪惡。形容罪惡極大。誅:處死。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惡不忍聞,罪不容誅。”
-
342
捉襟見肘
- 成語拼音: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成語解釋:
- 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襤褸;也比喻顧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曾子居衛,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
343
眾口鑠金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shuò jīn
- 成語解釋:
- 人人這么說;足以熔化金(鑠:熔化)。比喻輿論力量大;也比喻謠言多使是非混淆。
- 成語出處:
- 《國語 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
344
振聾發聵
- 成語拼音:
- zhèn lóng fā kuì
- 成語解釋: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
345
鐘靈毓秀
- 成語拼音:
- zhōng líng yù xiù
- 成語解釋:
- 鐘:匯聚;集中;毓:孕育;產生。指美好的自然環境產生優秀的人物。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了!”
-
346
紫氣東來
- 成語拼音:
- zǐ qì dōng lái
- 成語解釋:
-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圣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比喻吉祥的征兆。
- 成語出處:
- 漢 劉向《列仙傳》:“老子西游,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
347
置若罔聞
- 成語拼音:
- zhì ruò wǎng wén
- 成語解釋:
- 置:放;若:好像;罔:沒有;聞:聽見。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形容聽見了而不加理睬。
- 成語出處:
-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
-
348
眾所周知
- 成語拼音:
- zhòng suǒ zhōu zhī
- 成語解釋:
- 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雖十目視十手指,眾所共知之處,亦自七顛八倒了,更如何地謹獨。”
-
349
振振有詞
- 成語拼音:
- zhèn zhèn yǒu cí
- 成語解釋:
- 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很充分;說個不休。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關稅權問題》:“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
350
真知灼見
- 成語拼音:
- zhēn zhī zhuó jiàn
- 成語解釋:
- 真:真實;真知:正確的認識;灼:明白透徹;見:見解。正確透徹的認識和見解。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真知灼見者尚且有誤,何況其他!”
-
351
出神入化
- 成語拼音:
- chū shén rù huà
- 成語解釋:
-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圣嘆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筆。”
-
352
拋磚引玉
- 成語拼音:
- pāo zhuān yǐn yù
- 成語解釋: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353
百無聊賴
- 成語拼音:
- bǎi wú liáo lài
- 成語解釋:
- 百:泛指多;各個方面;聊賴:憑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托;精神空虛;感覺什么都沒意思。指精神無所寄托。
- 成語出處:
- 傅専《閣夜》詩:“百無聊賴作詞人,盡許閑愁集一身。”
-
354
頂禮膜拜
- 成語拼音:
- dǐng lǐ mó bài
- 成語解釋:
- 頂禮:頭、手、足五體俯伏在菩薩足下叩拜;膜拜:舉手加額;長跪而拜。原是佛教最高的敬禮方式;表示恭敬和畏服。后來形容對人崇拜恭敬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痛史》第20回:“這句話傳揚開去,一時哄動了吉州百姓,扶老攜幼,都來頂禮膜拜。”
-
355
爐火純青
- 成語拼音:
- lú huǒ chún qīng
- 成語解釋:
- 純:純粹;青:藍色的;純青:爐火的溫度達到最高點。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里的火焰從紅色轉成純青色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詣已達到了精湛、純熟、完美的地步。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
-
356
循序漸進
- 成語拼音:
- xún xù jiàn jìn
- 成語解釋:
- 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漸:逐漸。
- 成語出處:
- 《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
357
不速之客
- 成語拼音:
- bù sù zhī kè
- 成語解釋:
- 速:邀請。沒有邀請而自己來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 成語出處:
- 《周易 需》:“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孔穎達疏:“速,召也。不須召喚之客有三人自來。”
-
358
差強人意
- 成語拼音:
- chā qiáng rén yì
- 成語解釋:
- 差:稍微地;強:振奮。原指還算能振奮人的意志。現形容某人某事還不錯;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
359
失之交臂
- 成語拼音:
- shī zhī jiāo bì
- 成語解釋:
-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雙方擦肩而過。形容當面錯過機會。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
360
安步當車
- 成語拼音:
- ān bù dàng chē
- 成語解釋:
-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 高考常考易錯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