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易錯成語 (442個)
-
301
無所不為
- 成語拼音:
- wú suǒ bù wéi
- 成語解釋:
- 為:做。沒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壞事都干了。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張溫傳》:“揆其奸心,無所不為。”
-
302
無所不至
- 成語拼音:
- wú suǒ bù zhì
- 成語解釋:
- 至:到。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壞事都做絕了。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
303
無微不至
- 成語拼音:
- wú wēi bù zhì
- 成語解釋:
- 微:細微;至: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 成語出處:
- 宋 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札》:“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
-
304
蔚為大觀
- 成語拼音:
- wèi wéi dà gu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蔚為:草木茂盛;大觀:盛大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清 梁章鉅《楹聯叢話》:“余藩吳時,復加修治,增設臺榭,蔚成大觀。”
-
305
玩物喪志
- 成語拼音:
- wán wù sàng zhì
- 成語解釋:
- 指迷戀于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 成語出處:
- 《尚書 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
306
微言大義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dà yì
- 成語解釋:
- 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后指深遠或深刻的意義。
- 成語出處:
- 清 黃宗羲《移史館論不宜立理學傳書》:“其微言大義,茍非工大積久,能見本體。”
-
307
為淵驅魚
- 成語拼音:
- wèi yuān qū yú
- 成語解釋:
- 原比喻殘暴的統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敵方。現比喻不會團結人;把一些本來可以團結過來的人趕到敵對方面去。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
308
危言危行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wēi xíng
- 成語解釋:
- 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
-
309
望洋興嘆
- 成語拼音:
-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成語解釋:
- 原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樣子;興:產生;發出。
- 成語出處:
- 元 劉壎《隱居通議 詩歌五》:“千古吟人,望洋興嘆。”
-
310
烜赫一時
- 成語拼音:
- xuǎn hè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在一個時期內名聲威勢很盛。烜赫:氣勢很盛;一時:一個時期。
- 成語出處:
- 宋 王安石《上杜學士書》:“雖將相大臣,氣勢煊赫,上所尊憲。”
-
311
信口開河
- 成語拼音:
- xìn kǒu kāi hé
- 成語解釋: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
-
312
休戚相關
- 成語拼音:
- xiū qī xiāng guān
- 成語解釋:
- 憂喜、禍福彼此相關連。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休:喜悅;吉利;戚:憂愁;悲哀。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送陳給事去國啟》:“眷此設心,無非體國;然用舍之際,休戚相關。”
-
313
休戚與共
- 成語拼音:
- xiū qī yǔ gòng
- 成語解釋:
- 彼此有福有禍都共同承受。休:福;歡樂;戚:憂愁。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成語出處:
- 明 瞿共美《天南逸史》:“臣與皇上患難相隨,休戚與共,愿自不同于諸臣,一切大政自得與聞。”
-
314
秀色可餐
- 成語拼音:
- xiù sè kě cān
- 成語解釋:
- 美麗的容貌或秀麗的景色好像可以當飯吃。形容女性容貌美麗動人;或景色非常美;讓人入迷忘情。
- 成語出處:
- 晉 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
-
315
胸無城府
- 成語拼音:
- xiōng wú chéng fǔ
- 成語解釋:
-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處事的心機。
- 成語出處:
- 《宋史 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
316
相形見絀
- 成語拼音:
-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 成語解釋:
- 形:比較;見:顯示出;絀:不夠;不足。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見婁樸,同窗共硯,今日相形見絀。難說心中不鼓動么?”
-
317
宵衣旰食
- 成語拼音:
- xiāo yī gàn shí
- 成語解釋:
-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 成語出處:
- 唐 陸贄《興元論解姜公輔狀》:“乃是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
318
虛與委蛇
- 成語拼音:
- xū yǔ wēi yí
- 成語解釋:
- 待人處事沒有真心誠意;只在表面敷衍應酬。虛:表面的;委蛇:隨便應順;敷衍。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
319
心猿意馬
- 成語拼音:
- xīn yuán yì mǎ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
320
虛左以待
- 成語拼音:
- xū zuǒ yǐ dài
- 成語解釋:
- 虛:空著;左:古時以左為尊;待:等待。空著尊位恭候別人。
- 成語出處:
-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 高考常考易錯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