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易錯成語 (442個)
-
261
窮形盡相
- 成語拼音:
- qióng xíng jìn xiàng
- 成語解釋:
- 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用來形容丑態畢露。
- 成語出處:
- 晉 陸機《文賦》:“雖棄方而遁圓,期窮形而盡相。”
-
262
巧言令色
- 成語拼音:
- qiǎo yán lìng sè
- 成語解釋:
- 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語和諂媚的態度討好于人。
- 成語出處:
- 《尚書 皋陶謨》:“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
263
日理萬機
- 成語拼音:
- rì lǐ wàn jī
- 成語解釋:
- 理:處理;萬機:紛繁的政務。指帝王宰相每天要處理許許多多的事務。現指國家領導人為國事日夜操勞。
- 成語出處:
- 明 余繼登《典故紀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以艱難得之,必當以艱難守之。”
-
264
人老珠黃
- 成語拼音:
- rén lǎo zhū huáng
- 成語解釋:
- 舊時比喻女子老了被輕視,就象因年代久遠而失去光澤的珍珠一樣不值錢。
- 成語出處:
- 清 張貴勝《遣愁集》:“人老珠黃,春殘花謝。”
-
265
人滿為患
- 成語拼音:
- rén mǎn wéi huàn
- 成語解釋:
- 因人多造成了困難。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棧小,已經人滿為患。”
-
266
如數家珍
- 成語拼音:
- rú shǔ jiā zhēn
- 成語解釋:
- 好像數自己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 成語出處:
- 《清朝野史大觀 郭生始創戲院》:“吳縣王鶴琴先生耆年碩德,與談吳中掌故,則掀髯抵掌,如數家珍。”
-
267
人微言輕
- 成語拼音:
- rén wēi yán qīng
- 成語解釋:
- 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孟嘗傳》:“而身輕言微,終不蒙察。”
-
268
如坐春風
- 成語拼音:
- rú zuò chūn fēng
- 成語解釋:
- 如同坐在和煦的春風里;比喻受到良師的教育。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伊洛淵源錄》第四卷:“朱公掞見明道于汝州,逾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
269
任重道遠
- 成語拼音: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成語解釋:
- 擔子很重;路程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270
數典忘祖
- 成語拼音:
- shǔ diǎn wàng zǔ
- 成語解釋:
- 數:數說;典:史冊。數說著典籍;卻忘記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現在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
- 成語出處:
- 《左傳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后乎!數典而忘其祖。”
-
271
三緘其口
- 成語拼音:
- sān jiān qí kǒu
- 成語解釋:
- 嘴上貼了三次封條。形容言語非常謹慎;或不開口。緘:封;閉。
- 成語出處:
- 漢 劉向《說蒼 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陛之側,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272
色厲內荏
- 成語拼音:
- sè lì nèi rěn
- 成語解釋:
- 色:神色;歷:歷害;內:內心。荏:軟弱;怯懦。形容外表嚴厲強硬;內心怯懦軟弱。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
273
水清無魚
- 成語拼音:
- shuǐ qīng wú yú
- 成語解釋:
-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 成語出處:
- 漢 班固《白虎通》:“故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
274
聳人聽聞
- 成語拼音:
- sǒng rén tīng wén
- 成語解釋:
- 聳:引起注意;使人吃驚。指故意夸大事實或作過于激動的表情;使人聽到或看了感到震驚。
- 成語出處:
- 清 惲敬《雜記》:“豫章大鎮,或書有不可達者,故托辭為此;抑為州將者,以此聳人聽聞,豫絕系援,皆未可知。”
-
275
拾人牙慧
- 成語拼音:
- shí rén yá huì
- 成語解釋:
- 牙慧:咀嚼后吐出來的飯菜渣滓。比喻襲取別人的語言和文字。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殷中軍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
276
首鼠兩端
- 成語拼音: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 成語解釋:
- 首鼠:躊躇不決。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或動搖不定。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御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儒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
-
277
閃爍其辭
- 成語拼音:
- shǎn shuò qí cí
- 成語解釋:
- 閃爍:光線忽明忽暗、搖動不定。比喻說話躲躲閃閃。指說話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問題。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痛史》第25回:“何況這等事本來是縝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閃爍其詞,更未可定。”
-
278
豕突狼奔
- 成語拼音:
- shǐ tū láng bēn
- 成語解釋:
- 豕:豬;突:猛沖。象豬那樣沖撞,象狼那樣奔跑。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 成語出處:
- 明 歸莊《萬古愁》:“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
-
279
身體力行
- 成語拼音:
- shēn tǐ lì xíng
- 成語解釋:
- 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圣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 力行近乎仁。”
-
280
尸位素餐
- 成語拼音:
- shī wèi sù cān
- 成語解釋:
- 尸位:占據著職位而不做事。不做事而白吃飯。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朱云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 高考常考易錯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