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動式 (1030個)
-
661
否終復泰
- 成語拼音:
- pǐ zhōng fù tai
- 成語解釋:
- 謂厄運終結,好運轉來。
- 成語出處:
- 《晉書·庚亮傳》:“實冀否終而泰,屬運在今。”
-
662
否終斯泰
- 成語拼音:
- pǐ zhōng sī tài
- 成語解釋:
- 否:壞;泰:好,順利。壞運到了盡頭,好運就來了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徐陵《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夫否終斯泰,屯極則亨,若日月之回環,猶陰陽之報復。”
-
663
拋磚引玉
- 成語拼音:
- pāo zhuān yǐn yù
- 成語解釋: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664
去暗投明
- 成語拼音:
- qù àn tóu míng
- 成語解釋:
- 脫離黑暗勢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 成語出處:
- 太平天國·洪仁玕《英杰歸真》:“今愚弟來歸,實是去暗投明,脫鬼成人之幸。”
-
665
棄筆從戎
- 成語拼音:
- qì bǐ cóng róng
- 成語解釋:
- 猶投筆從戎。謂文人棄文就武。
- 成語出處:
- 唐·張鷟《游仙窟》:“兄及夫主,棄筆從戎,身死寇場,煢魂莫返。”
-
666
去本就末
- 成語拼音:
- qù běn jiù mò
- 成語解釋:
- 謂棄農經商。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郡國輻湊,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
-
667
去本趨末
- 成語拼音:
- qù běn qū mò
- 成語解釋:
- 見“去本就末”。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漢·高誘注:“……詐偽萌生則去本趨末,棄耕作之業而務錐刀之利。”
-
668
敲冰索火
- 成語拼音:
- qiāo bīng suǒ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一定不會成功。
- 成語出處:
-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第四卷:“若敲冰而索火,類緣木以求魚。”
-
669
取長補短
- 成語拼音:
- qǔ cháng bǔ duǎn
- 成語解釋: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成語出處:
-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
670
啟寵納侮
- 成語拼音:
- qǐ chǒng nà wǔ
- 成語解釋:
- 謂開寵端而招致侮慢。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元年》:“啟寵納侮,其此之謂也。”
-
671
淺嘗輒止
- 成語拼音: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成語解釋:
- 淺:初步;輒:就。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學習不深入鉆研。
- 成語出處:
-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嘗,茍文人墨客,淺嘗輒止,用以悅性陶情,有何不可?”
-
672
棄惡從德
- 成語拼音:
- qì è cóng dé
- 成語解釋:
- 棄;拋開。拋棄丑惡信從道德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劉統軍碑》:“棄惡從德,乃與蔡通涂其榛棘。”
-
673
棄惡從善
- 成語拼音:
- qì è cóng shàn
- 成語解釋:
-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
- 成語出處: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韓勁合作,使吳迪棄惡從善。”
-
674
去而之他
- 成語拼音:
- qù ér zhī tā
- 成語解釋:
- 去:離開;之:往。離開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去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去而之他。”
-
675
敲骨剝髓
- 成語拼音:
- qiāo gǔ bāo suǐ
- 成語解釋:
- 猶敲骨吸髓。
- 成語出處:
- 《封神演義》第二九回:“未聞有身為大臣逢君之惡,蠱惑天子,殘虐萬民,假天子之命,敲骨剝髓,盡民之力肥潤私家,陷君不義,忍心喪節,如令兄者。”
-
676
牽鬼上劍
- 成語拼音:
- qiān guǐ shàng j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非常困難。
- 成語出處:
- 明·單本《蕉帕記·下湖》:“讀書牽鬼上劍,飲酒車水灌田。”
-
677
請功受賞
- 成語拼音:
- qǐng gōng shòu shǎng
- 成語解釋:
- 請求評定功績給予獎勵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3回:“請這一杯酒,明日與令堂拜壽之后,就有陳達、牛金與兄長請功受賞。”
-
678
敲骨吸髓
- 成語拼音:
- qiāo gǔ xī suǐ
- 成語解釋:
- 敲碎骨頭吸取骨髓。禪字用語;意指為了求道而不惜自殘身體。比喻極殘酷的剝削。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濟饑。”
-
679
敲膏吸髓
- 成語拼音:
- qiāo gāo xī suǐ
- 成語解釋:
- 猶敲骨吸髓。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西人重日輕華》:“其取之于民間,前時不過什二,今則幾至于敲膏吸髓,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
680
棄公營私
- 成語拼音:
- qì gōng yíng sī
- 成語解釋:
- 丟棄公益,謀求私利。
- 成語出處:
- 《元史·泰定帝紀》:“四方代祀之使,棄公營私,多不誠潔,以是神不諳格,請慎擇之。”
* 連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