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 (1030個)

    701

    棄瑕錄用

    成語拼音:
    qì xiá lù yòng
    成語解釋:
    原諒過去的過失,重新錄用。
    成語出處:
    三國 吳 陸瑁《與暨艷書》:“加今王業始建,將一大統,此乃漢高棄瑕錄用之時也。”
    702

    取轄投井

    成語拼音:
    qǔ xiá tóu jǐng
    成語解釋:
    比喻挽留客人極堅決。
    成語出處:
    《漢書·陳遵傳》:“遵嗜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
    703

    啟羞興戎

    成語拼音:
    qǐ xiū xīng róng
    成語解釋:
    啟:開;戎:戰爭。因說話不謹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俏皮話·手足》:“惟口終日無所事事,或大言不慚,或空談無補;甚或啟羞興戎,為全體之累。”
    704

    泣下沾襟

    成語拼音:
    qǐ xià zhān jīn
    成語解釋: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淚水滾滾流下,沾濕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傷。
    成語出處:
    《尸子》卷下:“曾子每讀《喪禮》,泣下沾襟。”
    705

    求益反損

    成語拼音:
    qiú yì fǎn sǔn
    成語解釋:
    為了得到好處,反而招來禍害。
    成語出處: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趣》:“不唯壞此一句,并下句亦減氣味,所謂求益反損。”
    706

    遷延過時

    成語拼音:
    qiān yán guò shí
    成語解釋:
    遷延:拖延。拖延錯過時機
    成語出處: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營治》:“遷延過時,秋苗亦誤鋤治。”
    707

    棄易求難

    成語拼音:
    qì yì qiú nán
    成語解釋:
    丟掉容易的而尋求困難的。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伏湛傳》:“陛下舍近務遠,棄易求難,四方疑怪,百姓恐懼,誠臣之所惑也。”
    708

    竊衣取溫

    成語拼音:
    qiè yī qǔ wēn
    成語解釋:
    竊:偷取。比喻用不當的手段謀取利益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益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709

    磬竹難書

    成語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成語解釋: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后泛指事實多,寫不完。
    成語出處:
    《舊唐書 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710

    棄重取輕

    成語拼音:
    qì zhòng qǔ qīng
    成語解釋:
    棄:拋開。舍棄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2回:“中原乃海內之地,兩都皆大漢創業之方,陛下不取而但爭荊州,是棄重而取輕也。”
    711

    屈指一算

    成語拼音:
    qū zhǐ yī suàn
    成語解釋: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匆匆過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
    712

    日出冰消

    成語拼音:
    rì chū bīng xiāo
    成語解釋:
    消:溶解。太陽一出來冰就溶解。形容一下子消失了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評話·晉史》:“石敬瑭見張守一說了這四句,心下自曉得這意義了,那病忽然更醒,如風行云卷,日出冰消。”
    713

    入國問禁

    成語拼音:
    rù guó wèn jìn
    成語解釋:
    進入別國境界,先了解他們的禁令或禁忌
    成語出處:
    714

    入國問俗

    成語拼音:
    rù guó wèn sú
    成語解釋:
    國:原指都城,后多指國家。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715

    入海算沙

    成語拼音:
    rù hǎi suàn shā
    成語解釋:
    ①到海底數沙子。喻白費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成語出處:
    明·宋濂《杭州靈隱寺故輔良大師石塔碑銘》:“教秉固當學,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
    716

    入竟問禁

    成語拼音:
    rù jìng wèn jìn
    成語解釋: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進入一個國家或地區,先要問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觸犯。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孔穎達疏:“入竟而問禁者……竟,界首也。禁謂國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當先訪問主國何所禁也。”
    717

    入境問俗

    成語拼音:
    rù jìng wèn sú
    成語解釋:
    進入別的國家;先問明有哪些禁止的事;以免違犯。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718

    然糠自照

    成語拼音:
    rán kāng zì zhào
    成語解釋:
    然:同燃,燒;糠:谷殼。燒糠照明。比喻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
    《南史 顧歡傳》:“鄉中有學舍,歡貧無以受業,于舍壁后倚聽,無遺忘者。夕則然松節讀書,或然糠自照。”
    719

    入門問諱

    成語拼音:
    rù mén wèn huì
    成語解釋:
    古代去拜訪人,先問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談話時避諱。也泛指問清楚有什么忌諱。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孔穎達疏:“‘入門而問諱 ’者,門,主人之門;諱,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為避之也。”
    720

    入室操戈

    成語拼音:
    rù shǐ cāo gē
    成語解釋: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擊他。比喻引用對方的論點反駁對方。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 連動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