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連動式 (1030個)

    641

    否極泰回

    成語拼音:
    pǐ jí tai huí
    成語解釋:
    見“否2極泰來”。
    成語出處:
    明·沈采《千金記·漏賊》:“想何年甚時,否極泰回,夫榮子貴。”
    642

    否極泰來

    成語拼音:
    pǐ jí tài lái
    成語解釋:
    否:壞;泰:好;順利。壞到極點;好的就來了。指事物發展到極點;就會向對立面轉化。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入臣外傳》:“時過于期,否終則泰。”
    643

    否極泰至

    成語拼音:
    pǐ jí tài zhì
    成語解釋:
    否:壞;泰:好,順利。壞的達到極點,好的就來了。指厄運終了好運就來。指事物發展到極端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
    成語出處:
    宋·蘇軾《量移廉州表》:“否極泰至,雖物理之常然;昔棄今收,豈罪余之敢望!”
    644

    披毛求瑕

    成語拼音:
    pī máo qiú xiá
    成語解釋:
    見“披毛求疵”。
    成語出處:
    《北史·崔浩傳》:“是以妄張賊勢,披毛求疵,冀得肆心。”
    645

    否去泰來

    成語拼音:
    pǐ qù tai lái
    成語解釋:
    指厄運過去,好運到來。
    成語出處:
    前蜀·韋莊《湘中作》詩:“否去泰來終可待,寒夜休唱《飯牛歌》。”
    646

    拍手稱快

    成語拼音: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成語解釋:
    拍著手喊痛快。形容人們因正義得到伸張;公憤得到消除時高興愉快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說起他死得可憐,無不垂涕。又見惡姑奸夫俱死,又無不拍手稱快。”
    647

    拍手叫好

    成語拼音:
    pāi shǒu jiào hǎo
    成語解釋:
    拍著手叫好。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20回:“老殘沉吟了一會,說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將此兩款替人瑞再揮一斧吧。’子謹拍手叫好。”
    648

    披沙揀金

    成語拼音:
    pī shā jiǎn jīn
    成語解釋:
    撥開沙子;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挑選精華;也比喻工作繁忙。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直書》:“然則歷考前史,征諸直詞,雖古人糟粕,真偽相亂,而披沙揀金,有時獲寶。”
    649

    排沙見金

    成語拼音:
    pái shā jiàn jīn
    成語解釋:
    見“排沙簡金”。
    成語出處:
    清·項穆《書法雅言·資學·附評》:“觀其纖濃詭厲之態,猶排沙見金耳。”
    650

    排沙簡金

    成語拼音:
    pái shā jiǎn jīn
    成語解釋:
    排:除去;簡:選取。撥開沙子來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選取精華。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
    651

    曝書見竹

    成語拼音:
    pù shū jiàn zhú
    成語解釋:
    謂睹物思人。
    成語出處:
    清·浦起龍《序》:“網搜傭鈔,敦復力最勤,未卒事病亡,每一展卷,不勝曝書見竹之感。”
    652

    披沙瀝金

    成語拼音:
    pī shā lì jīn
    成語解釋:
    沙里淘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取精華
    成語出處:
    653

    捧頭鼠竄

    成語拼音:
    pěng tóu shǔ cuàn
    成語解釋:
    抱著腦袋,象老鼠似地逃竄。形容倉皇逃跑的狼狽相。
    成語出處:
    《漢書 蒯通傳》:“常山王奉(捧)頭鼠竄,以歸漢王。”
    654

    否往泰來

    成語拼音:
    pǐ wǎng tai lái
    成語解釋:
    見“否2去泰來”。
    成語出處:
    唐·林諤《石壁寺鐵彌勒像頌》:“否往泰來,圣作惠出。”
    655

    佩韋自緩

    成語拼音:
    pèi wéi zì huǎn
    成語解釋:
    韋:皮帶。身佩熟牛皮以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樣軟韌。比喻警惕自己的缺點、錯誤,避免重新出現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
    656

    佩弦自急

    成語拼音:
    pèi xián zì jí
    成語解釋:
    弦:弓弦。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樣緊張。比喻警惕自己的缺點、錯誤,避免重新出現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
    657

    披云見日

    成語拼音:
    pī yún jiàn rì
    成語解釋:
    披:劈開。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拔諸九幽,登之上第,披云見日,立地登天。”
    658

    披云霧睹青天

    成語拼音:
    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
    成語解釋:
    披:劈開。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鏡也。見之披云霧睹青天。’”
    659

    拍掌稱快

    成語拼音:
    pāi zhǎng chēng kuài
    成語解釋:
    稱:稱道。拍著手掌叫痛快。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一回:“眾人一齊拍掌稱快。”
    660

    否終而泰

    成語拼音:
    pǐ zhōng ér tài
    成語解釋:
    否:壞;泰:好,順利。壞運到了盡頭,好運就來了
    成語出處:
    《晉書·庾亮傳》:“實冀否終而泰,屬運在今。”
    * 連動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