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式成語 (19054個)
-
621
半三不四
- 成語拼音:
- bàn sān bù sì
- 成語解釋:
- 指心神不定,無精打采。
- 成語出處:
- 《西湖二集 李鳳娘酷妒遭天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邊,也是半三不四。”
-
622
拔山超海
- 成語拼音:
- bá shān chāo hǎi
- 成語解釋:
- 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極大。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顧指則風云總至,回眸而山岳削平,雖復旗鼓所臨,有征無戰。”
-
623
百舍重趼
- 成語拼音:
- bǎi shè chóng jiǎn
- 成語解釋:
- 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長途奔走,十分辛勞。亦作“百舍重繭”。
- 成語出處:
- 《莊子 天道》:“吾聞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辭遠道而來愿見,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 修務訓》:“昔南榮疇恥圣道之獨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見老聃。”
-
624
鬢絲禪榻
- 成語拼音:
- bìn sī chán tà
- 成語解釋:
- 鬢絲:指年老的人;禪榻:僧床。形容老人過的像僧人一樣的清靜生活
- 成語出處:
- 唐·杜牧《題禪院》:“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
-
625
把素持齋
- 成語拼音:
- bǎ sù chí zhāi
- 成語解釋:
- 把:遵守。齋: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齋,不食葷餐松啖柏。”
-
626
巴山度嶺
- 成語拼音:
- bā shān dù lǐng
- 成語解釋:
- 指爬山越嶺。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一一六回:“只見解珍、解寶便道:‘我兄弟兩個,原是獵戶出身,巴山度嶺得慣。’”
-
627
班師得勝
- 成語拼音:
- bān shī dé shèng
- 成語解釋:
- 班:還。軍隊出征,得勝而歸。明·無名氏《破天陣》三折:“將顏洞賓活捉拿,把韓延壽首級剽,班師得勝人歡樂,三軍踴躍。”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破天陣》三折:“將顏洞賓活捉拿,把韓延壽首級剽,班師得勝人歡樂,三軍踴躍。”
-
628
拔十得五
- 成語拼音:
- bá shí dé wǔ
- 成語解釋:
- 想選拔十個,結果只選得五個。指選拔人才不容易。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張九齡傳》:“夫吏部尚書、侍郎,以賢而授者也,豈不能知人?如知之難,拔十得五,斯可矣。”
-
629
博碩肥腯
- 成語拼音:
- bó shuò féi tú
- 成語解釋:
- 博碩:形狀大;腯:音‘途’,肥壯。指六畜肥壯。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
-
630
杯蛇鬼車
- 成語拼音:
- bēi shé guǐ chē
- 成語解釋:
- 指因疑慮、驚懼導致幻覺中產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車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九五回:“況我兵驚恐,凡杯蛇鬼車,風兵草甲,無往非撼志之物。”
-
631
拔山扛鼎
- 成語拼音:
- bá shān gāng dǐng
- 成語解釋:
- 拔:拔起來。扛:兩手舉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為青銅鑄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舉起鼎。形容力大無比。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
632
拔山蓋世
- 成語拼音:
- bá shān gài shì
- 成語解釋:
- 拔山:把山拔起來。引申為力大無比。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
633
比手劃腳
- 成語拼音:
- bǐ shǒu huà jiǎo
- 成語解釋:
- 比:比擬。形容說話時用手勢示意或加強語氣
- 成語出處:
- 楊朔《金字塔夜月》:“老看守卻像沒聽見,緊自比手劃腳說。”
-
634
比手畫腳
- 成語拼音:
- bǐ shǒu huà jiǎo
- 成語解釋:
- 說話的同時用手腳來比畫
- 成語出處: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九章:“他像個大總管,率領所有人員從前庭到后院,比手畫腳地指點了半個鐘頭。”
-
635
抱素懷樸
- 成語拼音:
- bào sù huái pǔ
- 成語解釋:
- 抱:胸懷;素:質樸;樸:敦厚。指風俗敦厚,人心質樸
- 成語出處:
-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易亂除邪,革正異俗,兆民反本,抱素懷樸。”
-
636
白山黑水
- 成語拼音:
- bái shān hēi shuǐ
- 成語解釋:
- 長白山和黑龍江。泛指我國東北地區。
- 成語出處:
- 《金史 世紀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
-
637
拔樹撼山
- 成語拼音:
- bá shù hàn shān
- 成語解釋:
- 拔起大樹,搖動高山。形容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哪吒三變》第四折:“喚雨的注雨如傾,呼風的狂風亂吼,天摧地塌,拔樹撼山。”
-
638
白叟黃童
- 成語拼音:
- bái sǒu huáng tóng
- 成語解釋:
- 白頭發的老人和黃頭發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衣錦還鄉》第四折:“仰賴圣德仁慈,白叟黃童,焚香頂禮,俺永享快樂也。”
-
639
拔山舉鼎
- 成語拼音:
- bá shān jǔ dǐ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
- 成語出處:
- 《秦并六國平話》卷下:“籍是時年方二十四,力敵萬夫,有拔山舉鼎之威。”
-
640
八索九丘
- 成語拼音:
- bā suǒ jiǔ qiū
- 成語解釋:
- 古書名
- 成語出處:
- 漢·孔安國《尚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
* 聯合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