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聯合式成語 (19054個)

    661

    敗俗傷化

    成語拼音:
    bài sú shāng huà
    成語解釋: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成語出處:
    《漢書 敘傳下》:“侯服玉食,敗俗傷化。”
    662

    跋山涉水

    成語拼音:
    bá shān shè shuǐ
    成語解釋:
    跋:翻山越嶺;涉:徒步過水。翻山越嶺;蹚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也作“跋山涉川”。
    成語出處: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事實二》:“過家上冢,懇章盡得于哀榮;跋山涉川,之任敢辭于艱險。”
    663

    匕首投槍

    成語拼音:
    bǐ shǒu tóu qiāng
    成語解釋:
    匕首:短劍。比喻短小犀利擊中要害的文章
    成語出處:
    茅盾《系實際·學習魯迅》:“除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發聾振聵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664

    冰散瓦解

    成語拼音:
    bīng sàn wǎ jiě
    成語解釋:
    比喻完全消失或徹底崩潰。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傅嘏傳》“嘏對曰”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戰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虜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665

    屏聲息氣

    成語拼音:
    bǐng shēng xī qì
    成語解釋:
    抑制著呼吸使不出聲音。形容恭敬畏懼的神態。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只見兩三個小丫頭都在這里,屏聲息氣齊齊的伺候著。”
    666

    變俗易教

    成語拼音:
    biàn sú yì jiào
    成語解釋:
    改變原有的習俗和教化。
    成語出處:
    《管子七法》:“變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667

    巴山越嶺

    成語拼音:
    bā shān yuè lǐng
    成語解釋:
    巴:攀援。攀山過嶺。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人似巴山越嶺彪,馬跨翻江混海虬。”
    668

    變色易容

    成語拼音:
    biàn sè yì róng
    成語解釋:
    變、易:改變。色、容:臉色、表情。形容驚惶失措的神情。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范睢說秦王》:“是日見范睢,見者無不變色易容。”
    669

    百死一生

    成語拼音:
    bǎi sǐ yī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生命極其危險,處于死亡的邊緣。
    成語出處:
    《北齊書 杜弼傳》:“諸勛人身觸鋒刃,百死一生,縱其貪鄙,所取處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670

    杯水輿薪

    成語拼音:
    bēi shuǐ yú xīn
    成語解釋:
    見“杯水車薪”。
    成語出處:
    宋·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杯水輿薪,勢且莫抗。”
    671

    不吐不快

    成語拼音:
    bù tǔ bù kuài
    成語解釋:
    吐:傾訴;快:痛快。不說出來就不痛快
    成語出處:
    葉圣陶《在民間》:“龐懷著一腔的意思,又豐富,又熱烈,不吐不快,故而高興地這樣問。”
    672

    笨頭笨腦

    成語拼音:
    bèn tóu bèn nǎo
    成語解釋:
    笨:愚鈍。形容不聰明,頭腦反應遲鈍
    成語出處:
    朱自清《揚州的夏日》:“一覽而盡,船又那么笨頭笨腦的。”
    673

    不疼不癢

    成語拼音:
    bù téng bù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做事只是做樣子,不解決實際問題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3回:“你們這班狗頭!打得太歲爺不疼不癢,好不耐煩!”
    674

    鼻塌唇青

    成語拼音:
    bí tǎ chún qīng
    成語解釋:
    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成語出處:
    李涵秋《廣陵潮》第六五回:“想罷再看看嚴大成,已打得鼻塌唇青,簡直不成模樣。”
    675

    白兔赤烏

    成語拼音:
    bái tù chì wū
    成語解釋:
    月亮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勸酒》詩:“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
    676

    保泰持盈

    成語拼音:
    bǎo tài chì yíng
    成語解釋:
    指保持安定興盛的局面。
    成語出處:
    《明史 孝宗紀贊》:“孝宗兒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677

    敝綈惡粟

    成語拼音:
    bì tí è sù
    成語解釋:
    指衣食粗劣。
    成語出處:
    宋 王安石《祭范穎州文》:“翼翼公子,敝綈惡粟。”
    678

    標同伐異

    成語拼音:
    biāo tóng fá yì
    成語解釋:
    幫助意見相同的人,排斥意見不同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輕詆》:“真長標同伐異,俠之大者。常謂使君降階為甚,乃復為之驅馳邪?”
    679

    布天蓋地

    成語拼音:
    bù tiān gài dì
    成語解釋:
    形容數量極多,散布面極廣。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八:“雪越下越緊,布天蓋地,一片茫茫。”又第二部二六:“勝仗是不小,俘虜布天蓋地,擱火車拉呀。”
    680

    豹頭環眼

    成語拼音:
    bào tóu huán yǎn
    成語解釋:
    形容人的面目威嚴兇狠。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二折:“我也不信,我豹頭環眼,倒拿不住一目的夏侯惇。”
    * 聯合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