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水 (1273個)

    921

    一貧如洗

    成語拼音:
    yī pín rú xǐ
    成語解釋:
    窮得像用洗過似的;什么都沒有。形容十分貧窮。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竇娥冤》楔子:“小生一貧如洗,流落在這楚州居住。”
    922

    遠親不如近鄰

    成語拼音:
    yuǎn qīn bù rú jìn lín
    成語解釋:
    指遠方的親戚雖然關系密切;但不如住在近處的鄰居能夠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關系更密切。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豈不聞遠親呵不似我近鄰,我怎敢做的個有口偏無信。”
    923

    源清流潔

    成語拼音:
    yuán qīng liú jié
    成語解釋:
    源頭的清,下游的也清。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在下面的人也好。也比喻事物的因果關系。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君道》:“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924

    源清流清

    成語拼音:
    yuán qīng liú qīng
    成語解釋:
    源頭的清,下游的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連,事物的本原好,其發展和結局也就好;或領導賢明,其下屬也廉潔。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潔”、“源清流凈”。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君道》:“故械數者,治之流也,非治之源也。君子者,治之源也。官人守數,君子養源,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925

    一丘一壑

    成語拼音:
    yī qiū yī hè
    成語解釋:
    丘:土山;壑:山溝。原指隱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
    成語出處:
    《漢書 敘傳上》:“漁釣于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于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品藻》:“端委廟堂,使百官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926

    有錢有勢

    成語拼音:
    yǒu qián yǒu shì
    成語解釋:
    既有錢財,又有勢力。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滸全傳》第四十九回:“毛太公那廝,有錢有勢。”
    927

    一時伯仲

    成語拼音:
    yī shí bó zhòng
    成語解釋:
    謂兩人準才能難分高下。伯仲,指兄弟。
    成語出處:
    清·吳蘭馨《絳蘅秋·秋社》:“看這怡蕉客所作諸詩,可的是一時伯仲呢!”
    928

    遠山芙蓉

    成語拼音:
    yuǎn shān fú róng
    成語解釋:
    遠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遠山一樣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臉色像芙蓉花一樣美麗。比喻女子貌美。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云翠仙》:“異史氏曰:‘得遠山芙蓉,與共四壁,與以南面王豈易哉?’”
    929

    移山回海

    成語拼音:
    yí shān huí hǎi
    成語解釋:
    移動山岳,旋轉大海。比喻竭盡全力,克服巨大困難。
    成語出處:
    《南宮詞紀 題情 琥珀貓兒墜》:“移山回海,招贅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煙月牌。”
    930

    銀山鐵壁

    成語拼音:
    yín shān tiě bì
    成語解釋:
    比喻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30卷:“元城在南都,似個銀山鐵壁。”
    931

    猿啼鶴唳

    成語拼音:
    yuán tí hè lì
    成語解釋:
    猿和鶴凄厲地啼叫。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滸傳》第五十三回:“兩崖分虎踞龍盤,四面有猿啼鶴唳。”
    932

    淵渟岳峙

    成語拼音:
    yuān tíng yuè zhì
    成語解釋:
    喻人品德如淵深沉,如高山聳立。
    成語出處:
    晉·石崇《楚妃嘆》詩:“矯矯莊王,淵渟岳峙。”
    933

    一瀉百里

    成語拼音:
    yī xiè bǎi lǐ
    成語解釋:
    見“一瀉千里”。
    成語出處:
    唐·韓愈《貞女峽》詩:“懸流轟轟射府,一瀉百里翻云濤。”
    934

    陽煦山立

    成語拼音:
    yáng xù shān lì
    成語解釋:
    象太陽那樣暖和,象山岳那樣屹立。比喻人性格溫和,品行端正。
    成語出處: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顏貌類》:“王君陽煦山立,宗廟器也。”
    935

    源源不絕

    成語拼音:
    yuán yuán bù jué
    成語解釋:
    源源:流不斷的樣子。形容接連不斷。
    成語出處: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936

    有眼不識泰山

    成語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泰山:我國的名山;在山東省境內。有眼睛;卻不認得地位很高或本領很大的著名人物。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滸傳》第二回:“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
    937

    以指測河

    成語拼音:
    yǐ zhǐ cè hé
    成語解釋:
    用手指測量河的深淺。比喻達不到目的。
    成語出處:
    《荀子·勸學》:“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938

    以指撓沸

    成語拼音:
    yǐ zhǐ náo fèi
    成語解釋:
    撓:攪。用手指攪開。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敗。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議兵》:“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
    939

    以終天年

    成語拼音:
    yǐ zhōng tiān nián
    成語解釋:
    以:表示目的。終:結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壽。指養老送終。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滸傳》第二回:“師父只在此間過了,小弟奉養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多少是好!”
    940

    執鞭墜鐙

    成語拼音:
    zhí biān zhuì dèng
    成語解釋:
    亦作“執鞭隨鐙”。謂服侍別人乘騎,多表示傾心追隨。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滸傳》第六十七回 :“若得與兄長執鞭墜鐙,愿為一卒,報答救命之恩,實為萬幸。”
    * 水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