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水 (1273個)

    881

    徇私作弊

    成語拼音:
    xùn sī zuò bì
    成語解釋:
    見“徇私舞弊”。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滸傳》第八十三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私作弊,克減酒肉。”
    882

    心頭撞鹿

    成語拼音:
    xīn tóu zhuàng lù
    成語解釋: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擊。形容驚慌或激動時心跳劇烈。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滸傳》第一○一回:“王慶看到好處,不覺心頭撞鹿,骨軟筋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霎時間酥了半邊。”
    883

    胸無點墨

    成語拼音:
    xiōng wú diǎn mò
    成語解釋:
    肚子里沒有一點墨。舊指人沒有文化。點:一點;比喻極小;墨:墨;比喻學問。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師自贊曰:‘匙桃不上個村夫,文墨胸中一點無;曾把空虛揣出骨,惡聲贏得滿江湖。’”
    884

    心血來潮

    成語拼音:
    xīn xuè lái cháo
    成語解釋:
    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個念頭。來潮:潮上漲。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4回:“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閑坐碧游床,正運元神,忽心血來潮。”
    885

    陷于縲紲

    成語拼音:
    xiàn yú léi xiè
    成語解釋:
    縲紲:捆綁犯人的繩索。指被關進監牢。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滸全傳》第四十一回:“若非二哥眾位把船相救,我等皆被陷于縲紲。”
    886

    涎玉沫珠

    成語拼音:
    xián yù mò zhū
    成語解釋:
    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花四濺的美麗景象。
    成語出處:
    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
    887

    血雨腥風

    成語拼音:
    xuè yǔ xīng fēng
    成語解釋:
    下著鮮血的雨;刮著腥味的風。比喻形勢、時局的險惡。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滸傳》第23回:“腥風血雨滿松林,散亂毛發墜山奄。”
    888

    夏雨雨人

    成語拼音:
    xià yǔ yǔ rén
    成語解釋:
    雨:前一個“雨”,名詞,雨;后一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育。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貴德》:“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889

    削職為民

    成語拼音:
    xuē zhí wéi mín
    成語解釋:
    撤掉官職,降為平民。
    成語出處:
    清·陳忱《滸后傳》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將宋昭削職為民。”
    890

    煙波釣徒

    成語拼音:
    yān bō diào tú
    成語解釋:
    煙波:波渺茫,看遠處有如煙霧籠罩;釣:釣魚。舊指隱逸于漁的人。
    成語出處:
    《新唐書·張志和傳》:“以親既喪,不復仕,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
    891

    飲冰茹檗

    成語拼音:
    yǐn bīng rú bò
    成語解釋:
    茹:吃;檗:俗稱黃柏,味苦。喝冷,吃苦味的東西。比喻處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
    892

    飲冰食檗

    成語拼音:
    yǐn bīng shí bò
    成語解釋:
    喝冷,吃苦味的東西。形容生活清苦,為人清白。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
    893

    沿波討源

    成語拼音:
    yán bō tǎo yuán
    成語解釋:
    沿波:順著流;討源:探索源頭。循著流尋找源頭。原比喻作文時由次要的寫到主要的,最后點出主題。后比喻探討事物的本末。
    成語出處:
    晉 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
    894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成語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成語解釋:
    鷸:長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895

    倚草附木

    成語拼音:
    yǐ cǎo fù mù
    成語解釋: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權勢的人。②謂精靈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滸傳》第九回:“洪教頭道:‘大官人只因好習槍棒,往往流配軍人都來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槍棒教師,來投莊上,誘些酒食錢米。’”
    896

    杅穿皮蠹

    成語拼音:
    yú chuān shuǐ dù
    成語解釋:
    杅:飲器。比喻事先充分準備,謀定而后行動。
    成語出處: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則不出于四方。”
    897

    應答如流

    成語拼音:
    yìng dá rú liú
    成語解釋:
    對答像流一樣。形容答語敏捷流利。
    成語出處:
    《晉書 張華傳》:“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
    898

    應對如流

    成語拼音:
    yìng duì rú liú
    成語解釋:
    對答象流一樣。形容答話很快,很流利。
    成語出處:
    《晉書 張華傳》:“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
    899

    咬定牙根

    成語拼音:
    yǎo dìng yá gēn
    成語解釋:
    見“咬定牙關”。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滸傳》第六十六回:“李逵渾身脫剝,咬定牙根,手雙斧,從城濠里飛殺過來。”
    900

    義膽忠肝

    成語拼音:
    yì dǎn zhōng gān
    成語解釋:
    指為人正直忠貞。
    成語出處:
    滸傳》第七二回:“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 水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