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水 (1273個)

    621

    涓滴不遺

    成語拼音:
    juān dī bù yí
    成語解釋:
    涓:細流;滴:小珠。一點一滴也不遺漏。比喻極小的或極少的東西也不遺漏。
    成語出處:
    唐 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622

    涓滴成河

    成語拼音:
    juān dī chéng hé
    成語解釋:
    涓滴:小珠。一點一滴的珠匯集起來就可以成為河流。形容積少成多。
    成語出處:
    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量乍有無。”
    623

    涓滴微利

    成語拼音:
    juān dī wēi lì
    成語解釋:
    涓:細流;滴:珠。象小珠一樣微小的利益。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評話 晉史》卷上:“貪取涓滴之微利,而自棄丘山之大功乎!”
    624

    家道小康

    成語拼音:
    jiā dào xiǎo kāng
    成語解釋:
    家道:家境;小康:可以維持中等平的生活。家庭經濟比較寬裕。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志》。
    625

    涓滴之勞

    成語拼音:
    juān dī zhī láo
    成語解釋:
    涓:細流;滴:珠。很小的一點功勞。
    成語出處:
    唐 李世民《賜劉洎自盡詔》:“劉洎出自閭武,言行罕稱,于國無涓滴之勞,在朕匪粉榆之舊。”
    626

    江翻海沸

    成語拼音:
    jiāng fān hǎi fèi
    成語解釋:
    形容勢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聲勢壯大。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哪吒三變》第三折:“瞅一眼江翻海沸,喝一聲地慘天昏。”
    627

    江翻海攪

    成語拼音:
    jiāng fān hǎi jiǎo
    成語解釋:
    猶江翻海沸。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二郎搜山圖歌》:“江翻海攪走六丁,紛紛怪無留蹤。”
    628

    津關險塞

    成語拼音:
    jīn guān xiǎn sài
    成語解釋:
    津:渡口;關:關口;險:險要之地;塞:要塞。指陸山川關隘、險要之處。
    成語出處:
    《史記 秦始皇本紀》:“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曰:'秦并諸侯山東三十余郡,繕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
    629

    近火先焦

    成語拼音:
    jìn huǒ xiān jiāo
    成語解釋:
    比喻跟禍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滸傳》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們吃官司坐牢,那時又沒人送飯來救你。”
    630

    救火揚沸

    成語拼音:
    jiù huǒ yáng fèi
    成語解釋:
    沸:開。比喻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形容情況危急。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序》:“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
    631

    涓涓不壅,終為江河

    成語拼音:
    juān juān bù yōng,zhōng wéi jiāng hé
    成語解釋:
    壅:堵塞。細小的流如果不堵塞,終將匯合成為大江大河。比喻對細小或剛剛萌芽的問題不加注意或糾正,就會釀成大的問題。
    成語出處: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觀周》:“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
    632

    積甲如山

    成語拼音:
    jī jiǎ rú shān
    成語解釋:
    兵甲堆疊如山。極言其多。同“積甲山齊”。
    成語出處:
    清 張惠言《館試靈臺偃伯賦》:“受降則積甲如山,振旅則執同聽凱。”
    633

    寄跡山林

    成語拼音:
    jì jì shān lín
    成語解釋:
    隱居山林間,不過問世事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四回:“雖欲寄跡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634

    積甲山齊

    成語拼音:
    jī jiǎ shān qí
    成語解釋:
    兵甲堆疊如山。極言其多。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劉盆子傳》:“樊崇乃將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
    635

    蒹葭倚玉

    成語拼音:
    jiān jiā yǐ yù
    成語解釋:
    蒹、葭:價值低微的草,比喻微賤。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小女嬌癡慕學,得承高賢不棄,今幸結此良緣,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636

    軍令如山

    成語拼音:
    jūn lìng rú shān
    成語解釋:
    軍事命令像山一樣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云長曰:‘愿依軍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書。’云長便與了軍令狀。”
    637

    擠眉弄眼

    成語拼音:
    jǐ méi nòng yǎn
    成語解釋:
    弄眼:使眼色。擠眉毛和眨眼睛向別人示意。也作“擠眉溜眼”。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破窯記》第一折:“擠眉弄眼,俐齒伶牙,攀高接貴,順推舟。”
    638

    聚米為山

    成語拼音:
    jù mǐ wéi shān
    成語解釋:
    東漢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給皇帝分析軍事形勢、進軍計劃,講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陳述軍事形勢,險要的地形。
    成語出處:
    《后漢書·馬援傳》:“援因說隗囂將帥有土崩之勢,兵進有必破之狀。又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
    639

    家破人離

    成語拼音:
    jiā pò rén lí
    成語解釋:
    猶家破人亡。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滸傳》第一百二回:“王慶從小不曾叫王砉一聲爺的,今值此家破人離的時節,心中也酸楚起來。”
    640

    吉日良時

    成語拼音:
    jí rì liáng shí
    成語解釋:
    見“吉日良辰”。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滸傳》第七十一回:“宋江揀了吉日良時,焚一爐香,鳴鼓聚眾,都到堂上。”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子牙對懼留孫曰:‘命土行孫乘今日吉日良時,與鄧小姐成親,何如?’”
    * 水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