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的成語 (921個)
-
641
拊背扼喉
- 成語拼音:
- fǔ bèi è hóu
- 成語解釋:
- 掐著喉嚨,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敵死命。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夫與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
-
642
風不鳴條
- 成語拼音:
- fēng bù míng tiáo
- 成語解釋:
- 和風輕拂,樹枝不發出聲響。比喻社會安定。
- 成語出處: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水旱》:“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
-
643
腹背之毛
- 成語拼音:
- fù bèi zhī máo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足輕重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六卷:“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
-
644
反哺之情
- 成語拼音:
- fǎn bǔ zhī qí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恩情。
- 成語出處: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慈鳥: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
-
645
風吹草動
- 成語拼音:
- fēng chuī cǎo dòng
- 成語解釋:
- 微風一吹;草就晃動。比喻輕微的動蕩或變故。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 伍子胥變文》:“偷蹤竊道,飲氣吞聲。風吹草動,即便藏形。”
-
646
分釵斷帶
- 成語拼音:
- fēn chāi duàn dài
- 成語解釋:
- 釵分開,帶斷了。比喻夫妻的離別。
- 成語出處:
- 晉 袁宏《后漢紀 靈帝紀上》:“婦人見去,當分釵斷帶。”
-
647
風吹浪打
- 成語拼音:
- fēng chuī làng dǎ
- 成語解釋:
- 狂風猛吹;巨浪拍打。比喻惡劣的環境;險要的遭遇或嚴峻的考驗磨難。
- 成語出處:
- 清 洪昇《長生殿 埋玉》:“可憐一對鴛鴦,風吹浪打,直恁的遭強霸。”
-
648
覆巢無完卵
- 成語拼音:
- fù cháo wú wán luǎn
- 成語解釋:
- 覆:翻倒。翻倒的鳥窩里不會有完好的卵。比喻滅門大禍,無一幸免。又比喻整體毀滅,個體也不能幸存。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
649
輔車相依
- 成語拼音:
- fǔ chē xiāng yī
- 成語解釋:
- 輔:面頰骨;車:牙床。面頰骨和齒床互相傍依。比喻關系密切;互相依靠。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
650
蜂蠆有毒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ài yǒu dú
- 成語解釋:
- 比喻惡物雖小,但能害人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無謂邾小,蜂蠆有毒,而況國乎?”
-
651
覆車之鑒
- 成語拼音:
- fù chē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作為以后的教訓。
- 成語出處:
- 晉 王隱《蜀記》:“公孫述據蜀而滅,此皆前世覆車之鑒。”
-
652
覆車之戒
- 成語拼音:
- fù chē zhī jiè
- 成語解釋:
- 比喻失敗可以作為以后的教訓
- 成語出處:
- 《晉書 庾純傳》:“純以凡才,備位卿尹,不惟謙敬之節,不忌覆車之戒,陵上無禮,悖言自口。”
-
653
分寸之末
- 成語拼音:
- fēn cùn zhī mò
- 成語解釋:
- 比喻微少、細小。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寧當爭分寸之末,競錐刀之利哉?”
-
654
非池中物
- 成語拼音:
- fēi chí zhōng wù
- 成語解釋:
-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
-
655
蜂蠆作于懷袖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出乎意外的驚嚇。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毅傳》:“蜂蠆作于懷袖,勇夫為之驚駭,出于意外故也。”
-
656
釜底抽薪
- 成語拼音:
- fǔ dǐ chōu xīn
- 成語解釋:
- 釜:鍋。薪:柴。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 成語出處:
- 漢 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
657
福地洞天
- 成語拼音:
- fú dì dò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原為道家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后多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元 高明《琵琶記 牛小姐規勸侍婢》:“這般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
-
658
覆地翻天
- 成語拼音:
- fù dì fān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發生極大的事。也比喻亡國。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喲,叫一聲覆地翻天。”
-
659
分道揚鑣
- 成語拼音: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成語解釋:
- 道:路;鑣:馬嚼子;借指為馬;揚鑣:驅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們分別發展和施展各自的聰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拓跋志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660
方底圓蓋
- 成語拼音:
- fāng dǐ yuán gài
- 成語解釋:
- 方底器皿,圓形蓋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
* 比如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