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春秋成語 (286個)

    181

    優柔饜飫

    成語拼音:
    yōu róu yàn yù
    成語解釋:
    亦作“優柔厭飫”。喻為學之從容求索,深入體味。語本晉杜預《〈左傳集解〉序》:“優而柔之,使自求之;饜而飫之,使自趨之。”
    成語出處:
    語出晉·杜預《〈左傳集解〉序》:“優而柔之,使自求之;饜而飫之,使自趨之。”
    182

    鷹視虎步

    成語拼音:
    yīng shì hǔ bù
    成語解釋:
    見“鷹視狼步”。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闔閭內傳》:“吾觀喜之為人鷹視虎步,專功殺之性,不可親也。”
    183

    鷹視狼步

    成語拼音:
    yīng shì láng bù
    成語解釋:
    象鷹那樣看東西,象狼那樣走路。形容為人陰險狠毒。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 勾踐伐吳外傳》:“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視狼步,可以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
    184

    煙視媚行

    成語拼音:
    yān shì mèi xíng
    成語解釋:
    煙視:微視;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樣子。
    成語出處:
    《呂氏·不屈》:“人有新取婦者,婦至,宜安矜,煙視媚行。”
    185

    以湯止沸

    成語拼音:
    yǐ tāng zhǐ fèi
    成語解釋:
    用開水去制止水的沸騰。比喻處理問題方法不對,反而助長其氣勢。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 盡數》:“夫以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
    186

    言行相詭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xiāng guǐ
    成語解釋:
    詭:違反,違背。說的和做的相違背。指言行不一。
    成語出處:
    《呂氏·淫辭》:“言行相詭,不祥莫大焉。”
    187

    玉友金昆

    成語拼音:
    yù yǒu jīn kūn
    成語解釋:
    友、昆:指兄弟。對他人兄弟的美稱。
    成語出處:
    北朝 魏 崔鴻《十六國 前涼錄 辛攀》:“辛攀,字懷遠,隴西狄道人也。兄鑒曠,弟寶迅,皆以才識著名。秦、雍為之諺曰:'三龍一門,金友玉昆。'”
    188

    以夜繼日

    成語拼音:
    yǐ yè jì rì
    成語解釋:
    用夜晚的時間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成語出處:
    《呂氏·先識》:“中山之俗,以晝為夜,以夜繼日,男女切倚,固無休息。”
    189

    以養傷身

    成語拼音:
    yǐ yǎng shāng shēn
    成語解釋:
    為了獲得養育自己的條件,反而使身體受到損害。比喻得不償失。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夫人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按,此語亦見《呂氏·審為》與《淮南子·道應訓》。
    190

    翼翼小心

    成語拼音:
    yì yì xiǎo xīn
    成語解釋:
    形容恭敬小心,絲毫不敢疏忽懈怠。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 勾踐歸國外傳》:“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191

    余業遺烈

    成語拼音:
    yú yè yí liè
    成語解釋:
    遺留下來的事業與功績。《戰國策·劉向書錄》:“及時,已四五百載矣,然其余業遺烈,流而未滅。”
    成語出處:
    《戰國策·劉向書錄》:“及時,已四五百載矣,然其余業遺烈,流而未滅。”
    192

    一噎止餐

    成語拼音:
    yī yē zhǐ cān
    成語解釋:
    猶因噎廢食。語本《呂氏·蕩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成語出處:
    語出《呂氏·蕩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193

    一字師

    成語拼音:
    yī zì shī
    成語解釋:
    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
    成語出處:
    五代 王定寶《唐摭言 切磋》載李相讀《》,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194

    屬辭比事

    成語拼音:
    zhǔ cí bǐ shì
    成語解釋:
    原指連綴文辭,排比事實,記載歷史。后泛稱作文紀事。
    成語出處:
    《禮記·經解》:“屬辭比事,《》教也。”
    195

    早朝晏罷

    成語拼音:
    zǎo cháo yàn bà
    成語解釋:
    很早上朝,很遲退朝。謂勤于政事。
    成語出處:
    《呂氏·禁塞》:“早朝晏罷,以告制兵者。”
    196

    造惡不悛

    成語拼音:
    zào è bù quān
    成語解釋:
    作惡事而不肯悔改。
    成語出處:
    明·劉基《明經·公會齊侯伐萊公至自伐萊大旱》:“宣公造惡不悛,而流毒于其國若是哉!”
    197

    宰雞教猴

    成語拼音:
    zǎi jī jiào hóu
    成語解釋:
    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一個以警告其余。
    成語出處:
    高云覽《小城》第三章:“吳七總想抓個奸細來‘宰雞教猴’一下,吳堅和家劍平反對;怕鬧得內部更混亂,又怕有后患。”
    198

    澤及枯骨

    成語拼音:
    zé jí kū gǔ
    成語解釋:
    澤:恩澤;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澤及于死者。形容給人恩惠極大。
    成語出處:
    《呂氏·孟冬紀·異用》:“文王賢矣,澤及髊骨,又況于人乎!”
    199

    眾口熏天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xūn tiān
    成語解釋:
    指群言可以動天。比喻輿論力量大。
    成語出處:
    《呂氏 離謂》:“毀譽成黨,眾口熏天。”
    200

    張袂成陰

    成語拼音:
    zhāng mèi chéng yīn
    成語解釋:
    張開袖子能遮掩天日,成為陰天。形容人多。
    成語出處:
    《晏子·雜下九》:“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 春秋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