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的成語 (458個)
-
21
不可逾越
- 成語拼音:
- bù kě yú yuè
- 成語解釋:
- 逾:超過。不能超過或不能越過。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年》:“門不容車,而不可逾越。”
-
22
篳路藍縷
- 成語拼音:
- bì lù lán lǚ
- 成語解釋:
-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坐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創業的艱苦。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
23
表里山河
- 成語拼音:
- biǎo lǐ shān hé
- 成語解釋:
- 表里:即內外。外有大河,內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杜預注:“晉國外河而內山。”
-
24
篳門閨竇
- 成語拼音:
- bì mén guī dòu
- 成語解釋:
- 篳門:柴門;圭竇:上尖下方的圭形門洞。形容窮苦人家的住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年》:“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杜預注:“篳門,柴門;閨竇,小戶,穿壁為戶,上銳下方,狀如圭也。”
-
25
北門之管
- 成語拼音:
- běi mén zhī guǎn
- 成語解釋:
- 管:鑰匙。表示軍事要地或守御重任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杜預注:“管,鑰也。”
-
26
不寧唯是
- 成語拼音:
- bù níng wéi shì
- 成語解釋: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
-
27
病入膏肓
- 成語拼音: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成語解釋:
- 膏肓:我國古代醫學名稱;心尖脂肪叫“膏”;心臟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認為“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
28
博碩肥腯
- 成語拼音:
- bó shuò féi tú
- 成語解釋:
- 博碩:形狀大;腯:音‘途’,肥壯。指六畜肥壯。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
-
29
不腆之儀
- 成語拼音:
- bù tiǎn zhī yí
- 成語解釋:
- 腆:豐厚;儀:禮物。不豐厚的禮物。舊時送禮的謙辭。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敢犒從者。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
-
30
卜夜卜晝
- 成語拼音:
- bǔ yè bǔ zhòu
- 成語解釋:
- 卜:占卜。形容夜以繼日地宴樂無度。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
-
31
不以一眚掩大德
- 成語拼音:
-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 成語解釋:
- 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32
卜晝卜夜
- 成語拼音:
- bǔ zhòu bǔ yè
- 成語解釋:
- 卜:占卜。形容夜以繼日地宴樂無度。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
-
33
賓至如歸
- 成語拼音:
- bīn zhì rú guī
- 成語解釋:
- 賓:來賓;客人;至:到;歸:回家。客人來到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樣。形容旅店、飯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飲食舒適;來客感到滿意。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
-
34
伯仲叔季
- 成語拼音:
- bó zhòng shū jì
- 成語解釋:
-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圖之。”
-
35
幣重言甘
- 成語拼音:
- bì zhòng yán gān
- 成語解釋:
- 禮物豐厚,言辭好聽。指為了能達到某種目的而用財物誘惑。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年》:“郤芮曰:‘幣重而言甘,誘我也。’”
-
36
剗草除根
- 成語拼音:
- chǎn cǎo chú gēn
- 成語解釋:
- 斬草除根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
37
楚材晉用
- 成語拼音:
- chǔ cái jìn yòng
- 成語解釋:
- 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比喻本國的人才外流到別的國家工作。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
38
操刀傷錦
- 成語拼音:
- cāo dāo shāng jǐn
- 成語解釋:
- 操刀和割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勝任責任重大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于子?”
-
39
懲惡勸善
- 成語拼音:
- chéng è quàn shàn
- 成語解釋:
- 懲:責罰;勸:勉勵。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
-
40
藏垢納污
- 成語拼音:
- cáng gòu nà wū
- 成語解釋:
- 垢、污:骯臟的東西;納:容納。比喻包容壞人壞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夠容忍有損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納垢”。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 左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