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大的成語 (961個)

    661

    移氣養體

    成語拼音:
    yí qì yǎng tǐ
    成語解釋:
    改變氣質和保養身體。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孟子自范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移體。哉居乎!’”
    662

    掩人耳目

    成語拼音:
    yǎn rén ěr mù
    成語解釋:
    掩:遮蓋。堵住人家耳朵;遮著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騙人。
    成語出處:
    《新刊宋宣和遺事》:“事跡顯然,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663

    疑神見鬼

    成語拼音:
    yí shén jiàn guǐ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多疑。同“疑神疑鬼”。
    成語出處: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五:“少見多怪,一點點兒眉毛的事兒,就疑神見鬼似地!”
    664

    飲食男女

    成語拼音:
    yǐn shí nán nǚ
    成語解釋:
    泛指人的本性。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飲食男女,人之欲存焉。”
    665

    蠅聲蛙噪

    成語拼音:
    yíng shēng wā zào
    成語解釋:
    蒼蠅、青蛙無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無病呻呤的詩文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序》:“今也生乎百世之下,欲以其蠅聲蛙噪,追配古人,儷然以李杜相命,浸假而膏唇拭舌,訾議其短長,蜉蝣撼樹,斯可為一笑已矣。”
    666

    疑團莫釋

    成語拼音:
    yí tuán mò shì
    成語解釋:
    心里有很多疑問,沒有解開。
    成語出處:
    清·許奉恩《里乘》第二卷:“微君言,疑團莫釋!”
    667

    以為后圖

    成語拼音:
    yǐ wéi hòu tú
    成語解釋:
    為以后作打算。
    成語出處:
    《左傳·桓公六年》:“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漢東之國隨為,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為后圖,少師得其君。’”
    668

    一無可取

    成語拼音:
    yī wú kě qǔ
    成語解釋:
    沒有一點有用的或值得肯定的地方。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心中怒道:‘原來這俗物,一無可取,都只管來纏帳,幾乎錯認了。”
    669

    有眼不識泰山

    成語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泰山:我國的名山;在山東省境內。有眼睛;卻不認得地位很高或本領很的著名人物。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
    670

    營蠅斐錦

    成語拼音:
    yíng yíng fěi jǐn
    成語解釋:
    《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于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鄭玄箋:“興者,蠅之為蟲,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變亂善惡也。”又《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甚。”鄭玄箋:“興者,喻讒人集作己過以成于罪,猶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錦文。”后因
    成語出處:
    《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于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又《詩·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甚。”
    671

    薏苡明珠

    成語拼音:
    yì yǐ míng zhū
    成語解釋: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可供食用釀酒,并入藥。薏米被進讒的人說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南方薏苡實。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及卒后,有上書譖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
    672

    淹淹一息

    成語拼音:
    yān yān yī xī
    成語解釋:
    形容呼吸微弱,瀕于死亡。
    成語出處: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馬二先生驚,急上樓進房內去看,已是淹淹一息,頭也抬不起來。”
    673

    有志竟成

    成語拼音:
    yǒu zhì jìng chéng
    成語解釋: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成語出處:
    《后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674

    允執厥中

    成語拼音:
    yǔn zhí jué zhōng
    成語解釋:
    謂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成語出處:
    《書·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675

    一柱擎天

    成語拼音:
    yī zhù qíng tiān
    成語解釋:
    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
    成語出處:
    《唐詔令集 中和三年賜陳敬瑄鐵券文》:“卿五山鎮地,一柱擎天;氣壓乾坤,量含宇宙。”
    676

    一字師

    成語拼音:
    yī zì shī
    成語解釋:
    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
    成語出處:
    五代 王定寶《唐摭言 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677

    刖趾適履

    成語拼音:
    yuè zhǐ shì lǚ
    成語解釋:
    鞋小腳,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小。比喻不合實際,勉強遷就,生搬硬套。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魚豢《魏略》:“刖趾適履,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
    678

    語重心沉

    成語拼音:
    yǔ zhòng xīn chén
    成語解釋:
    言辭懇切,心情沉重。
    成語出處:
    康濯《東方紅》第五章二:“孟老漢可又自自然然地一忽晃火氣全消,甚至還進一步責備自己似的,啞默了半天,才又腦袋一抬,愣著兩只深窩眼,語重心沉地說。”
    679

    有志者事竟成

    成語拼音: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成語解釋:
    者:人;竟:終于;成:成功。有志氣的人;最后一定成功。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耿渰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680

    遮地蓋天

    成語拼音:
    zhē dì gài tiān
    成語解釋:
    同“遮天蓋地”。
    成語出處:
    李季《五月端陽·打橫山》:“小據點一掃光,紅軍和赤衛軍遮地蓋天。”
    * 大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