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四開頭 (32549個)

    961

    抱令守律

    成語拼音:
    bào lìng shǒu lǜ
    成語解釋:
    死守著律令,不知變通。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時舍,便云我能平獄。”
    962

    不露神色

    成語拼音:
    bù lù shén sè
    成語解釋:
    神色:態度,神情。內心活動不在臉色上流露,以防別人覺察
    成語出處:
    老舍《老張的哲學》:“南飛生不露神色,只是兩手微顫,龍樹古坦然的和別的會員說閑話,像沒有看見選舉結果似的。”
    963

    不露聲色

    成語拼音:
    bù lù shēng sè
    成語解釋:
    露:顯露;聲:說話的聲音或語氣;色:臉上的表情。指不讓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聲音、語氣和表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
    成語出處:
    清 王韜《淞隱漫錄 薊素秋》:“女知為所紿,特不知何人設此坑阱。女固黠,不露聲色,靜以待之。”
    964

    壁壘森嚴

    成語拼音:
    bì lěi sēn yán
    成語解釋:
    壁壘:古時軍營周圍的圍墻;泛指防御工事;森嚴:整齊嚴肅。原指防守嚴密。后也比喻界限很分明。也作“森嚴壁壘”。
    成語出處:
    明 于麟《清夜鐘》:“臨淮方出將,壁壘氣森嚴。”
    965

    報李投桃

    成語拼音:
    bào lǐ tóu táo
    成語解釋:
    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966

    畢力同心

    成語拼音:
    bì lì tóng xīn
    成語解釋:
    猶言齊心協力。
    成語出處:
    唐 陸贄《興元論賜渾瑊詔書為取散失內人等議狀》:“畢力同心,共平多難,止土崩于絕岸,收板蕩于橫流。”
    967

    博覽五車

    成語拼音:
    bó lǎn wǔ chē
    成語解釋:
    博:廣博;五車:五車書。廣泛閱讀很多書籍。形容學識淵博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卷:“才過子建,貌賽潘安。胸中博覽五車,腹內廣羅千古。”
    968

    逼良為娼

    成語拼音:
    bī liáng wéi chāng
    成語解釋:
    逼:逼迫;良:身家清白;娼:妓女。強迫良家婦女賣淫。比喻被迫干壞事
    成語出處:
    《文匯報》1989.5.28:“反映逼良為娼的文藝作品,從古到今可謂車載船裝,數不勝數。”
    969

    白龍微服

    成語拼音:
    bái lóng wēi fú
    成語解釋:
    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計不到的災禍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970

    步履維艱

    成語拼音:
    bù lǚ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步履:行走;維:文言句首中助詞;無實義;艱:困難。行走十分困難。也作“步履艱難”。
    成語出處:
    清 劉坤一《奏疏》:“臣自上年秋間,時患腰痛,兩腿無力,步履維艱。”
    971

    表里為奸

    成語拼音:
    biǎo lǐ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表里:內外;奸:虛偽狡詐。比喻用勾結、欺詐等不正當手段做壞事。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為祠祭郎中,以太監李廣交結壽寧侯表里為奸,特疏請斬廣以謝宗廟。”
    972

    別來無恙

    成語拼音:
    bié lái wú yàng
    成語解釋:
    別:離別;恙:病。指分別以來一直都很好嗎?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干曰:‘公瑾別來無恙!’”
    973

    暴露無遺

    成語拼音:
    bào lù wú yí
    成語解釋:
    暴露:顯露;顯現;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成語出處: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只要在這里發現敵人主力,那敵人一切詭計就暴露無遺。”
    974

    包羅萬有

    成語拼音:
    bāo luó wàn yǒu
    成語解釋:
    猶包羅萬象。
    成語出處:
    郭沫若《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他所關心的事,真是包羅萬有。”
    975

    撥亂為治

    成語拼音:
    bō luàn wéi zhì
    成語解釋:
    猶撥亂反治。指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成語出處:
    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 談故一 土魯番表文》:“皇上撥亂為治,如月恒之無不臨。”
    976

    不立文字

    成語拼音:
    bù lì wén zì
    成語解釋:
    佛家語,指禪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經卷,唯以師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傳法授受。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七佛 釋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977

    表里相符

    成語拼音:
    biǎo lǐ xiāng fú
    成語解釋:
    表里:指內外;符:符合。指表里如一
    成語出處:
    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謚議》:“惟三代之學,本諸身心,著于行事,發于文辭,表里相符,華質不爽。”
    978

    避李嫌瓜

    成語拼音:
    bì lǐ xián guā
    成語解釋: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979

    表里相合

    成語拼音:
    biǎo lǐ xiāng hé
    成語解釋:
    表里:內外;合:協同。里外相互協同
    成語出處:
    西周·呂尚《陰符》:“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戰于雨水之間,乘敵過邑,是謂表里相合。”
    980

    表里相濟

    成語拼音:
    biǎo lǐ xiāng jì
    成語解釋:
    表里:指內外;濟:救助。指內外互相補充
    成語出處:
    晉 桓溫《辭參朝政疏》:“不有行者,誰捍牧圉,表里相濟,實深實重。”
    * 四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