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四開頭 (32549個)

    921

    薄利多銷

    成語拼音:
    bó lì duō xiāo
    成語解釋:
    單個產品或商品贏利少,靠售出數量很大賺錢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采取薄利多銷、穩定物價或適當降價的政策,在向缺糧區農民供應糧食方面,一般略有補貼。”
    922

    不勞而成

    成語拼音:
    bù láo ér chéng
    成語解釋:
    不須勞苦就能有成就。
    成語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因事之理則不勞而成,故茲鄭之踞轅而歌以上高梁也。”
    923

    不勞而食

    成語拼音:
    bù láo ér shí
    成語解釋:
    食:吃。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成語出處:
    張東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我們掌柜的說,解放了不應當不勞而食。”
    924

    不令而信

    成語拼音:
    bù lìng ér xìn
    成語解釋:
    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從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九地》:“不約而親,不令而信。”
    925

    不露鋒芒

    成語拼音:
    bù lù fēng máng
    成語解釋:
    鋒: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顯露出銳氣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將自己的才能、抱負等加以掩飾。
    成語出處:
    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 雜說》第20卷:“語有力而不露鋒芒者,善言也。”
    926

    別類分門

    成語拼音:
    bié lèi fān mén
    成語解釋:
    按一定標準分成門類。參見“分門別類”。
    成語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 隱奸》:“將江浙許多窮老名士,養在家中,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
    927

    跋來報往

    成語拼音:
    bá lái fù wǎng
    成語解釋:
    匆匆地跑來跑去。跋,通“拔”。
    成語出處:
    語出《禮記 少儀》:“毋拔來,毋報往。”鄭玄注:“報讀為赴疾之赴,撥、赴皆疾也。”
    928

    拔來報往

    成語拼音:
    bá lái fù wǎng
    成語解釋:
    報:通“赴”,迅速。很快地來,很快地去。形容頻繁地奔來奔去。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少儀》:“毋拔來,毋報往。”鄭玄注:“報,讀為‘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
    929

    伯勞飛燕

    成語拼音:
    bó láo fēi yàn
    成語解釋:
    借指離別的親人或朋友。
    成語出處:
    《玉臺新詠 古詞〈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930

    撥亂反治

    成語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ì
    成語解釋:
    猶撥亂反正。指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成語出處:
    元 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一折:“區區見五代之亂,天下涂炭極矣,常有撥亂反治之志。”
    931

    撥亂返正

    成語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èng
    成語解釋:
    撥:治理;亂:亂世;返:回復;正:正常。整頓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成語出處:
    宋·李綱《上皇帝封事》:“撥亂返正,以圖中興。”
    932

    博覽古今

    成語拼音:
    bó lǎn gǔ jīn
    成語解釋:
    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形容學問淵博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成帝紀贊》:“博覽古今,容受直辭。”
    933

    不露圭角

    成語拼音:
    bù lù guī jiǎo
    成語解釋: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儒行》“毀方而瓦合”鄭玄注“去已之大圭角,下與眾小人合也。”孔穎達疏“圭角謂圭之鋒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異眾過甚,去其大圭角,言猶有小圭角也
    934

    卑禮厚幣

    成語拼音:
    bēi lǐ hòu bì
    成語解釋:
    卑禮:謙恭的禮節;厚幣:厚重的幣帛。比喻聘請人員的鄭重殷切。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世家》:“惠王數敗于軍旅,卑禮厚幣,以招賢者。”
    935

    不留痕跡

    成語拼音:
    bù liú hén jì
    成語解釋:
    指做事徹底,沒有留下蛛絲馬跡
    成語出處:
    王朔《我是“狼”》:“你甚至能和辦公室里那些和你一樣閑得難受的同事討論怎么才能不留痕跡地殺人絲毫不會引起懷疑。”
    936

    兵連禍結

    成語拼音:
    bīng lián huò jié
    成語解釋:
    兵:指戰爭;結:相連。指戰爭連年不斷;災禍持續相結。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下》:“漢武帝選將練兵,約赍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馀年。”
    937

    兵連禍接

    成語拼音:
    bīng lián huò jiē
    成語解釋:
    指戰事、災禍連續不斷。
    成語出處:
    孫中山《誥誡東江叛軍通令》:“數年以來,閩、粵、湘生民涂炭,曹吳二賊,實為禍首,近復啟釁浙奉,兵連禍接,本大元帥已明令諸將出師北伐。”
    938

    碧落黃泉

    成語拼音:
    bì luò huáng quán
    成語解釋:
    碧落:天上、天界。黃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個角落。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939

    兵連禍深

    成語拼音:
    bīng lián huò shēn
    成語解釋:
    兵:指戰爭。戰爭連年不斷,災禍持續相結
    成語出處:
    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兵連禍深,變起都邑,六師播蕩,九服震驚。”
    940

    暴斂橫征

    成語拼音:
    bào liǎn héng zhēng
    成語解釋:
    指強征捐稅,搜刮人民財富。
    成語出處:
    清 薛福成《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一經我設立領事,彼不免喧賓奪主之嫌,以礙其暴斂橫征之舉,所以始必堅拒,繼則宕延。”
    * 四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