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開頭 (32549個)
-
901
不刊之書
- 成語拼音:
- bù kān zhī shū
- 成語解釋:
- 指不能更改或磨滅的有關帝王的記載、欽定典制。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
-
902
不刊之說
- 成語拼音:
- bù kān zhī shuō
- 成語解釋:
- 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 成語出處:
-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議論》:“故中興難于創業,是謂不刊之說”。
-
903
笨口拙舌
- 成語拼音:
- bèn kǒu zhuō shé
- 成語解釋:
- 沒有口才,不善言談
- 成語出處:
- 秦兆陽《在田野上前進》第一章:“部隊作風,說話又尖又硬,絲毫不留情面,又滿有一套理論,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
904
步履安詳
- 成語拼音:
- bù lǚ ān xiáng
- 成語解釋:
- 步履:步行;安詳:安穩。邁步走路,從容安穩
- 成語出處:
- 《小學·嘉言》:“步履必安詳,居處必正靜。”
-
905
不理不睬
- 成語拼音:
- bù lǐ bù cǎi
- 成語解釋:
- 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發一言,任憑這邊賠盡小心,那邊只是不理不睬。”
-
906
不了不當
- 成語拼音:
- bù liǎo bù dà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拖泥帶水,沒有了結。
- 成語出處:
- 《古今小說 滕大尹鬼斷家私》:“這老人忒沒正經……知道五年十年在世,卻去干這樣不了不當的事!”
-
907
變臉變色
- 成語拼音:
- biàn liǎn biàn sè
- 成語解釋:
- 因內心驚、懼、急、怒而改變面色。
- 成語出處:
- 《小說選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聽,就變臉變色地發起脾氣來。”
-
908
不郎不秀
- 成語拼音:
- bù láng bù xiù
- 成語解釋:
-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 成語出處:
- 明 田藝蘅《留青日札 沈萬三秀》:“元時稱人以郎、官、秀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
909
表里不一
- 成語拼音:
- biǎo lǐ bù yī
- 成語解釋:
- 表面和內在不一樣。
- 成語出處:
- 《逸周書 謚法解》:“行見中外曰愨。”
-
910
百靈百驗
- 成語拼音:
- bǎi líng bǎi yàn
- 成語解釋:
- 驗:效驗,靈驗。測算預卜十分靈驗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1卷:“人多曉得柳莊神相,卻不知其子志徹傳了父術,也是一個百靈百驗的。”
-
911
百煉成鋼
- 成語拼音:
-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 成語解釋:
- 煉:冶煉。鐵經過反復錘煉便成為堅韌的鋼。比喻經過長期的、多次的鍛煉;使人非常堅強。
- 成語出處:
- 郭小川《保衛我們的黨》詩:“點起斗爭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煉成鋼。”
-
912
不吝賜教
- 成語拼音:
- bù lìn cì jiào
- 成語解釋:
- 吝:吝惜;賜:賞予;教:教導,教誨。不吝惜指點教導。請人指教的客氣話
- 成語出處:
- 魯迅《兩地書》五:“但我相信倘有請益的時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賜教的。”
-
913
敗鱗殘甲
- 成語拼音:
- bài lín cán jiǎ
- 成語解釋:
- 敗:毀壞。殘敗零碎的鱗甲,比喻滿空飛舞的雪花。
- 成語出處:
- 宋 張元《詠雪》:“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
-
914
必里遲離
- 成語拼音:
- bì lǐ chí lí
- 成語解釋:
- 陰歷九月九日。
- 成語出處:
- 《遼史 嘉儀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為負,罰重九宴。……國語謂是日為‘必里遲離’,九月九日也。”
-
915
伯慮愁眠
- 成語拼音:
- bó lǜ chóu mián
- 成語解釋:
- 伯慮:國名;愁:憂愁。伯慮國民憂慮睡眠。指過慮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7回:“海外都說:‘杞人憂天,伯慮愁眠。’”
-
916
拔類超群
- 成語拼音:
- bá lèi chāo qún
- 成語解釋:
- 同“拔萃出類”。指高出眾人。
- 成語出處:
- 語出《孟子 公孫丑上》:“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
917
包攬詞訟
- 成語拼音:
- bāo lǎn cí sòng
- 成語解釋:
- 包攬:把別人的事情全部兜攬辦理;詞訟:訴訟。指招攬承辦別人的訴訟,從中謀利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5回:“那參的京官就是大老爺,說的是包攬詞訟,所以火上澆油。”
-
918
比類從事
- 成語拼音:
- bǐ lèi cóng shì
- 成語解釋:
- 比:比照。其它類似的情況按照這種精神辦理。
- 成語出處:
- 《漢書·文帝紀》:“它不在令者中,皆以此令比類從事。”
-
919
兵臨城下
- 成語拼音:
- bīng lín chéng xià
- 成語解釋:
- 臨:來臨。軍隊已來到城墻下面。比喻遭到圍困。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馬陵道》:“有一日兵臨城下,將至濠邊。”
-
920
補漏訂訛
- 成語拼音:
- bǔ lòu dìng é
- 成語解釋:
- 補:補充,填滿;訛:錯誤。補充缺漏,訂正錯誤
- 成語出處:
- 清·葉廷琯《吹網錄·鈔輯史記正義》:“王板《史記》之外,并博考他書所引,為之補漏訂訛,手鈔成帖。”
* 四開頭